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季节与年际变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dx200901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动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本文根据2011—2012年不同月份网采浮游植物样品的分析结果,从碳含量和丰度角度系统研究了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生物量、硅甲藻相对比例及优势种属的季节变化;进一步地,与2000—2003年以及1958—1959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时期的历史调查资料整合,分析春季、夏季和秋季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的长期变化规律,以期揭示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规律。根据4月、6月、8月、10月和11月的浮游植物样品,借助流式影像术(Flow Cytometry and Microscopy,FlowCAM),分析了南黄海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总碳含量及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季和秋季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上纬度差异较小,呈现由近岸到外海降低的特点;夏季,海域南部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远高于南黄海北部及中部区域。浮游植物总碳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为(46192.9±117905.1)μgC/m3,最低值出现在秋季,在1000μgC/m3以下。甲藻碳含量在浮游植物总碳含量中所占比例在夏季8月最低,为14.05%,在初春和秋末较高,约为48%。南部海域中甲藻的相对含量明显较低。结合理化因子讨论了各季节影响南黄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变动的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季节浮游植物均受到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的综合影响。春季甲藻碳含量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夏、秋季各调查月份的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均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浮游植物与盐度为负相关关系。营养盐方面,春季,甲藻生物量与磷酸盐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夏季,浮游植物与溶解无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硅藻和甲藻对于溶解无机氮的利用具有一定的选择偏向性。夏季海域中的硅酸盐含量对硅甲藻的相对比例具有重要影响,该季节不存在明显的磷限制。秋季,硅藻、甲藻生物量均与磷酸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磷限制较为明显。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不同种属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存在差异。各站位网采浮游植物的碳含量与丰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转换关系,形式为10 10log C(28)k?log abundance(10)b,其中C为碳含量(μgC/m3),abundance为细胞丰度(cells/m3),k、b为常数,这使得以细胞丰度为基础估算浮游植物碳含量成为了可能。对于网采浮游植物整体,k、b的值分别为0.48和0.49,另外分别建立了硅藻、甲藻以及黄东海海域常见优势种属角毛藻属(Chaetoceros)、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伪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骨条藻属(Skeletonema)、角藻属(Ceratium)、原多甲藻属(Protoperidinium)和扁甲藻属(Pyrophacus)的丰度与碳含量的回归转换关系。本文所建立的丰度转换碳含量法与体积转换碳含量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简化了海域整体浮游植物碳含量的估测方法。以2011—2013年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调查数据与不同历史时期的调查资料作比较,研究了南黄海海域浮游植物的长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具有显著地增长,统计分析表明2011年春季的碳含量及丰度均显著高于1959年春季。空间分布上,近岸海域在各个年份均为碳含量的高值区域。2011年春季在外海海域也有碳含量高值区域的出现,相较于1959年低碳含量区域的范围明显缩小。另外,甲藻碳含量在总碳含量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甲藻占优势地位的区域扩大,但这一特点在丰度上并未体现出来。根管藻属(Rhizosolenia)是南黄海春季的优势种属,相比于1959年,2011年优势种属的数目增多,甲藻中的角藻属成为优势种属。夏季,浮游植物丰度和碳含量的年际波动较大,在1959年分别为(2.02±3.31)×104cells/m3、(62.99±71.33)μgC/m3,均显著低于2012—2013年,其中2013年平均丰度和碳含量最高,分别为(18.73±46.68)×104cells/m3、(1110.71±2107.82)μgC/m3。1959年夏季硅藻在群落中的丰度比例大于93%,而2012—2013年这一比例下降为50%—60%,相应地,硅藻碳含量比例由70%—85%下降为18%—28%,且甲藻占优势的范围扩大。硅藻碳密度较低,在甲藻丰度增大的情况下其含碳量比例下降明显。相对于1959年,2012—2013年夏季的角毛藻属和伪菱形藻属,以及甲藻中的角藻属和夜光藻属(Noctiluca)成为新的优势种属。浮游植物生物量在春、夏季具有显著的增长趋势,这种趋势在南黄海的近岸海域最为明显,表明人类活动引起的陆源输入对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春、夏季不同,秋季浮游植物生物量整体未出现明显变动,且各个年份秋季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大体一致。秋季也出现甲藻所占比例升高的现象。
其他文献
在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当今社会,学校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开始越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在重视学生知识能力教学的同时,还能重视日常对学生的管理。究其原因主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方法对目前我院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实施相关对策。结果经
目的探讨倍半萜化合物Chabranol诱导低分化胃癌细胞BGC-823发生凋亡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abranol处理前后
2018年1月1日,《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规范》正式执行,其明确了档案外包业务类型、法律主体、外包规范、工作流程等,对于档案服务外包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目前,国内档
1研究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以下简称“复印资料”)是我国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二次文献——专题期刊,兼具资料与评价功能.在信息冗余的时代,“复印资料”已成为我国人
背景和目的肥胖及其相关疾患的防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近年来国外开展的胃电刺激(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GES)[1]治疗肥胖的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有望成为有效、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加清宫术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CS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0例剖宫产后 csp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超选性子宫动脉插管,灌注甲氨蝶呤并
背景:随着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人开始变胖起来,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呈显著的增加,肥胖的发病机制逐渐成为热门的课题。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肌肉生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不断增多,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必须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实现建设项目转型升级,朝向精细化、信息
随着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应用已经进入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融入智能化技术,对企业提高生产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