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WTO以后,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置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因此进行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机制的实证研究,指明不同旅游地之间应从哪些方面参与区域旅游产业“竞合”。它包括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的构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五因素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第二部分是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机制的理论研究,指明不同旅游地之间怎样参与区域旅游产业“竞合”。它包括区域旅游产业“竞合”博弈分析。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地区区域旅游产业“竞合”的具体模式。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①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五因素结构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不同旅游地之间应从旅游资源、旅游支持因素、区域旅游管理、区位条件和需求状况五个方面参与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文章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五因素结构模型”以及15个假设;其次进行了小样本测试,检验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删除一些条目形成正式测试问卷;最后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七个地区收集有效样本478个,运用“回归取向的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取向的路径分析”进行了假设检验。②运用博弈论研究了区域旅游产业“竞合”博弈问题,分析了“帕累托最优”情况下不同子区域的投入战略组合,提出了维持区域旅游合作稳定性的机制。首先基于区域旅游市场开拓分析了区域旅游产业“竞合”博弈过程,指出不同旅游地之间应当按照“帕累托最优”的投入参与区域旅游产业“竞合”;其次基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分析了区域旅游产业“竞合”中“合作者”和“背叛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基于“纳什均衡”解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可持续保障机制。③基于共生理论,分析了重庆地区实施区域旅游产业“竞合”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设计了“一个中心”“三条轴线”“三个片区”“三条经络”“七个节点”的“蝶型”旅游空间拓展与资源(产品)整合模式。本研究的贡献:①实证研究指出:旅游资源和旅游支持因素显著正相关,旅游资源对区域旅游管理、区位条件、需求状况和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产生正面影响;旅游支持因素对区域旅游管理、区位条件、需求状况和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产生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