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观察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抵抗素与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并初步探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对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抵抗素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肥胖组:共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7.5~15岁,平均11.1±1.8岁,均为2002~2003年暑假因肥胖来我院住院诊治的儿童。参照1995年我国九城区儿童体重、身高百分位数标准,所有肥胖儿童体重均在其性别身高标准体重第95百分位数以上,均有多食.但无烦渴、多饮、多尿。经有关检查排除了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柯兴综合征、肥胖生殖无能征及Prader-Willi等疾病,无激素类药物治疗史。 1.2 正常对照组:共41例,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8~15岁,平均10.5±1.9岁,均为身高别体重正常的健康儿童。 2.研究方法 2.1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1 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均禁食10小时后于清晨测量体重、身高,抽取静脉血,立即分离血清检测葡萄糖(FBG,简称血糖)、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胰岛素(FINS),同时留取部分血清置-70℃保存,待测脂联素和抵抗素。所有儿童计算体重指数(BMI),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公式HOMA-ISI=(22.5×18)/(FBG×FINS)。 2.1.2 随后给予肥胖组所有患儿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20天。每天总热卡供给为1300~1500卡,按年龄大小分别给予,其中55%为碳水化合物,20%为蛋白质,25%为脂肪。采用中等强度的运动量,运动至心率达最大心率的75%(约为120一130次/分)。每天运动4小时,上下午各2小时,每次运动前先做5分钟热身运动,以健身操为主,上午分组利用体能调节室的专业平跑机、磁控单车、仰卧起坐机、登高机进行训练,下午进行户外活动,跳绳、跑步、打球、爬楼梯、踢毽子等,每个项目持续20一30分钟,然后休息3一5分钟,补充水分,运动结束时做5分钟恢复运动。 2.1.3所有肥胖儿童治疗前后均给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葡萄糖按1 .75岁kg体重给予,最大量不超过75克,溶于300司水中3分钟内饮人,口服葡萄糖后30、60、90、1加分钟抽取静脉血,立即分离血清检测血糖、胰岛素。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疗程结束后次日,清晨空腹复查人院时所测各项指标。 2.2检测方法 FBG、C HO、TG、LDL一C应用日立7 1 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由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提供;胰岛素应用IMMUUTE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试剂由天津德普公司提供;脂联素、抵抗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试剂由美国Phoenix Ph~aCeurieal公司提供。 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用均数士标准差(又士s)表示,应用SPSsl 1 .0软件进行t检验、配对t检验或线性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1.且巴胖组患儿体重、BMI、血CHO、TG、LDL一C、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OMA一巧l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 2.肥胖组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3.肥胖组血清脂联素、抵抗素分别与年龄、体重、BMI、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血清脂联素与TG、LDL一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一0.39,一0.33,P<0.05),血清抵抗素与OG竹2小时血糖、胰岛素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33,0.41,P<0.05)。 4.肥胖组治疗后体重、BMI、血清CHO、TG、LDL一C、空腹和OG竹2小时胰岛素、抵抗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OMA一151、脂联素水平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前后空腹和OGTTZ小时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并与甘油三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而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并与OGTTZ小时血糖、胰岛素呈正相关,提示在肥胖儿童人群中血清脂联素与血脂代谢紊乱有关,抵抗素与高胰岛素血症、血糖代谢紊乱有关。 2.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可使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升高,抵抗素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提高,血糖、脂代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