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外源性IGF-I后实验性外斜视猫模型内直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IGF-I对斜视后眼外肌的作用。方法选择处于视觉发育期敏感期内幼猫(4-6w)36只,通过右眼外直肌缩短联合前徙术制作为外斜视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无菌水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术后立即分别向实验组及无菌水组内直肌注射50μl(5μg)IGF-I或50μl无菌水,以后每2周1次进行注射干预,空白对照组不做注射。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取各组外斜视猫右眼内直肌,制作电镜标本,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统计分析内直肌肌原纤维排列不规则百分比、Z线异常率、单位面积内线粒体数目变化及与干预时间的相关性。结果(1)实验组内直肌肌原纤维排列不规则百分比低于相应无菌水组及空白对照组,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Z线异常率低于相应无菌水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12周的内直肌Z线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与对照组单位面积内线粒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中内直肌肌原纤维排列不规则百分比、Z线异常率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r=0.886、0.957,P<0.01);对照组中内直肌肌原纤维排列不规则百分比、Z线异常率与斜视时间呈正相关(r无菌水=0.956、0.985,P<0.01;r空白=0.939、0.988,P<0.01);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单位面积内线粒体数目与斜视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976、-0.982、-0.953,P<0.01)。结论(1)外源性IGF-I可以减缓实验性外斜视猫模型内直肌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可能抑制弱侧肌纤维萎缩过程;(2)实验性外斜视猫模型内直肌组织的退行性改变随着斜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