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发展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均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而我国的现状为土地资源较多,人均占有率较低,并且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存在着大量的闲置土地浪费以及经营方式粗放的特点。我们党召开五中全会指出我们要努力的开展农村的发展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实现我国的宏伟目标。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既能够为改善村庄的面貌和基础设施,又能够减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共同发展,为我国的农村发展增加前进的动力,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农村的规划建设,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大量的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有关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以及我国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的经验和学者研究,选取了保定市博野县、涿州市以及曲阳县等三个县(市)的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实例,经过查阅相关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资料以及野外实地调查,构建新农村建设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求取三个研究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得到以下结论: (1)本研究以中心村为单位进行评价,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分法来评价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确定评价目标区域的范围,通过收集目标区域各类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实地调查,对影响新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进行分析,选出与新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的指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2)通过构建的新农村建设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选取博野县、涿州市以及曲阳县等三个县(市)的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实例,其评价结果表明,经过新农村建设规划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显著提升,但部分指标仍未达到理想状态,需要未来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加以补足。 (3)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村庄的实际发展情况,认真的总结分析村庄存在的问题,切实有效的进行村庄规划制定,明确各类用地面积和布局,有效的控制用地规模,充分挖潜闲置土地资源,杜绝土地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