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中的童话世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是最富有儿童文学特点的一种文体,被誉为最纯真美好的人类话语。中国童话作为世界童话的一支,有着其独特的精神魅力和艺术特色。本论文旨在以小学教科书为文本,结合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史料来深入探析中国童话的演变。本文主要按照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历史发展脉络,从现代以前、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着手展开分析。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旨在考察童话在现代以前的教材中的演变。这一时期,教材从蒙学读本发展到国文教科书,其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童话尚未成形,但最能体现其文学本质的幻想性已孕育在教材中为数不多的神话、传说和寓言之中。本章即以具有代表性的启蒙读物《千字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和民初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为文本,分析这一体现童话文学性的幻想因子在教材的载体中由古代延伸到近代的变化。第二章重在探究童话在现代教科书里的演变。这一阶段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国语教科书时期,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童话形成,并开始真正地进入到教科书之中。由于教科书与生俱来的育人功能,教科书里的童话自诞生起就蕴含着文学与教育的二元性。二元性的制衡与倾斜,成为教科书童话演变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在现代三十年里,童话在历史脉络中细化出不同的态势,而1937年全国统一抗战是该时期的历史转折点,战前与战后的童话和教材由于政治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所以,这一阶段以全面抗战为分界线,分为两部分阐发,在《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开明国语读本》、《修正初小国语教科书》、华北版《国语课本》等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的细读上具体考察童话从五四时期到30年代中期、从30年代中期到建国前所具体呈现的演变特点。第三章意在探讨童话在当代教科书里的演变。建国后初期,小学语文进入到语文教科书时期,全国中小学一律使用国定的统编本,不再使用自编本,直到1986年之后才有“一纲一本”向“一纲多本”的转变。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童话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文学性与教育性在结合上呈现出新的格局。这一时期,童话在建国后十七年、“文革”和新时期三个阶段均呈现出不同的品貌。因此,本章分三个部分来阐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55年版、1961年版、1987年版、1994年版和2001年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及各省市自编的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材为文本,通过史料的结合,探析从“教育为本”的十七年到政治泛滥的“文革”年代、再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中国童话的发展走向。第四章为余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阐述教科书童话与笼而统之的中国童话的演变的关联,并引申出纯文学童话该如何嫁接到教科书这一不容忽视的议题。
其他文献
随班就读是一种为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合法权利、使其就近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特殊教育安置模式。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及实施细则为其提供权威性的保
网络零售市场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网络零售企业的经营创新绩效,以及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选取网络零售市场的规模、消费结构、消费金额和频次、行业集中度、
<正>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ocytosis,HLH)是一组以在骨髓或其他淋巴组织或器官中出现异
21世纪的服务型社会倡导的是服务理念和服务内涵的创新与变革,经济服务化理论强调服务涉及一切商品与非商品性质的服务产品,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在未来的经济服务化社会中
医患关系紧张以及由此而来的医患矛盾和冲突,已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难题和民生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极为复杂,但从一定意义上说,与目前人们对生命伦理中尊重
丰子恺先生曾被日本友人高度评价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在文艺创作实践中,强调表现生命最本质最原初的美和趣味;强调追求超越于名利之上的美之纯粹性;强调在文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也必将是多元共存与富于时代精神的文化世纪。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不同地域、国家、民族的社会历史形态和文化传统,但在当今经济
我国从古到今都对家庭教育十分重视,有关家庭教育的故事及著作也是数不胜数,在当代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教育中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许多家长却在家庭教育中迷失了方向,在家
探讨了管理标准实施中的问题,阐述了管理标准的实施方法,提出对管理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正>3月15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2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发布暨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表彰会在京举行。2012年,针对残障人士的实际需求,中国银行业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