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属于单胎动物,每年只产一犊,若能应用有效的方法使牛妊娠并分娩双犊,则可大幅降低其饲养成本。在生产实践中,由于肉牛只重视优质后代的繁殖,故其双胎受到了生产者的青睐;而奶牛随着对高产性状的选育,其双胎率也不断提高,故养殖者不得不面对双胎较高比例的流产、难产、胎盘滞留等事实。美国肉牛研究中心(US Meat Animal Research Center,U.S.MARC)已开展双胎选育与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有望使双胎生产真正成为提高其繁殖率的最佳途径。本研究以青年肉、奶牛为研究对象,通过联合使用几种外源激素,B超跟踪检测牛卵泡发育、黄体形成、胎儿发育等情况,血液中激素浓度的测定等手段,调整试验处理方案,以便诱导其增大双排、三排卵的比例,最终获得较高的双犊率。该研究进行了如下试验:(1)不同剂量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对青年肉牛诱导双犊的效果。试验在处理开始的第0天,所有牛埋植孕激素制剂(Controlled internal drug-release,CIDR),并注射4mg 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EB)和50mg 孕酮(Progesterone,P4)。在处理的4.5-6天,青年肉牛被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注射大剂量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 22U;6、6、5、5U/头),或小剂量FSH(18U;5、5、4、4U/头)。然后所有牛在第7天和7.5天,注射2次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25、25mg/头);在第8天,撤掉CIDR,并注射I.5mgEB,在撤栓后36和48小时,各进行一次人工授精(AI);在第一次AI时注射2mg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结果发现,22U FSH处理组的受胎率、双胎率、双犊率都优于18U FSH处理组,多排卵的牛流产的机率较高;卵巢上第一、二大卵泡在临近排卵时,其直径都超过了 12mm;排卵时22UFSH处理组中≥10mm的较大卵泡的个数比18UFSH处理组较少(3.88 vs4.7),而中等卵泡的个数则多(4vs1)。(2)不同剂量的EB对青年肉牛诱导双犊的效果。本研究1利用试验一中较优的处理方案(22U FSH处理组),不同的是在处理的6.5-7.5天,将青年牛随机分成四组,分别连续3次注射不同剂量(各组为0、0.1、0.2、0.5mg/头)的EB,其它处理程序同试验一。结果发现,每次注射0.2mgEB的处理组,其受胎率、双胎率、双犊率都优于其它组;三排卵的牛最终有分娩1-3个犊牛的可能性;注射外源EB激素,则降低了卵巢上第一、二大卵泡的发育速度和直径,且剂量越大降低的幅度越大;较大剂量的EB也减少了直径多10mm的卵泡个数,但相应的提高了6-9.9mm的卵泡数;注射外源EB激素,也使牛体内雌激素的峰值提前0.5天出现,且注射的剂量越大,峰值越高。(3)同期发情后不同埋栓处理对肉牛诱导双犊的效果。本研究在试验一、试验二确定了较优的FSH、EB激素诱导双犊的试验基础上,先对所有试验牛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在开始的第0天埋植CIDR,并注射4mg EB和50mg P。在第7注射1次25mg PG,在第8天,撤掉CIDR,并注射1.5mgEB。然后试验牛分为两组,对比在第10天再次埋植或未埋植CIDR对后期诱导双犊的影响。结果发现,两次埋栓组最终牛的发情率、受胎率、双胎率、双犊率都优于一次埋栓组,两次埋栓处理组和试验二中的较优处理组诱导双犊的效果相近,所以激素诱导双犊程序前专门的同期发情处理没有起到显著效果。双、三排卵的牛分娩的犊牛数有的比排卵数少,而多排的牛流产的比例高;同期发情处理使得前期仅发育了一个≥10mm的第一大卵泡(F1),且其直径比诱导共优势卵泡中的F1显著大(P<0.05);两次埋栓也抑制了同期发情后第一、二大卵泡的发育速度和最终大、中卵泡的数量。(4)EB处理对青年奶牛诱导双犊的效果。本研究是在试验一确定了青年肉牛激素诱导双犊较优方案(FSH 22U)的基础上,对青年奶牛在处理的6.5-7.5天,连续3次注射0.2mg/头的EB,与不注射组(对照组)进行了对比,所有牛都使用性控精液进行AI,其它处理程序与肉牛试验一较优方案相同。结果发现,注射EB处理组,其发情率、双胎率、双犊率都优于对照组;三排卵及以上的流产率较高,注射EB抑制了青年奶牛第一、二大卵泡的发育速度和直径,也使其≥10mm的卵泡数较少。(5)双胎对母牛内源激素、妊娠期、分娩时间及犊牛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试验牛所在的养殖场近两年青年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在60%左右,流产率<10%。不同排卵数的牛体内雌激素峰值出现的时间也不一样,未排卵的牛未出现峰值。双胎的妊娠期比单胎的少7天,肉牛的三胎还要少3天。双胎的分娩时间比单胎的明显要长,且两胎之间有30-40min的间隔;双胎犊牛的出生重显著低于单胎,但在3月龄断奶时,体重差异已不显著;6月龄时不存在体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