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ab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时代主题转换的必然产物,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中共“十六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社会阶层做了权威性的确认和政治意义上的肯定。新社会阶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实力的壮大催生了新社会阶层作为社会人的政治自觉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新社会阶层成员的政治地位一直未能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他们的政治参与的动机具有功利性、参与水平存在不同的层次、参与的心理具有矛盾性,使其还未能广泛地参与到政治领域中去,从而导致在参与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运用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西方阶层理论的某些有价值的方面,面对和关注中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这一政治性命题,有创新、多角度地进行了思考和有益的探索。先从新社会阶层的一般理论入手,简要阐述了阶层、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一般概念,通过分析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的基本前提、重要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及面临的困境,对引导扩大我国新社会阶层有序的政治参与作了一些研究,旨在探求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把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吸纳到政治体系中来的多种途径,以此扩大新社会阶层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需要从四个方面努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规范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完善组织管理,增强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组织依靠;依托政治安排,提高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地位;健全政治参与体制,保障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有序化。
其他文献
自2003年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社区矫正试点至今,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但是在监外未成年缓刑犯的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中,由于差别化处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