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恒河猴吗啡依赖形成过程中、自然戒断后及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简称伽玛刀)(Stereotactic Gamma-knife Radiosurgery,GKRS)治疗后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 activity mapping,BEAP)变化,结合戒断症状评分,利用脑电图监测变化评价脑功能变化,以判断伽玛刀治疗猴吗啡依赖的疗效。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恒河猴3只,体重4~5.5公斤,随机分成2组。以剂量递增法建立恒河猴吗啡依赖动物模型。对照组(n=1,编号为猴3),吗啡依赖后自然戒断;治疗组(n=2,编号为猴1、猴2),吗啡依赖后自然戒断,以双侧伏膈核(Nucleus Accumbens,NAC)为靶点行伽玛刀治疗。自然戒断后及伽玛刀治疗后行戒断症状评分。给吗啡期间、伽玛刀治疗后(对照组自然戒断后)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结果经二次处理得脑电地形图结果。分析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期脑电图的变化,脑电地形图各频带波功率值的变化。 【结果】 吗啡慢性作用后实验猴脑电图监测变化及自然戒断后戒断症状评分结果显示,3只实验猴均成功建立了吗啡依赖动物模型。吗啡依赖形成过程中,猴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表现α节律逐渐减弱,慢波(θ波、δ波)逐渐增加;α频带功率值逐渐下降,θ频带、δ频带功率值逐渐增加。伽玛刀治疗后,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猴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的异常改变明显恢复。 【结论】 脑电图监测能够从神经电生理变化方面对伽玛刀治疗猴吗啡依赖的疗效作出客观、敏感地评价。但由于样本较少,还需继续积累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