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实证分析与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云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先从宏观上对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城乡居民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差距;然后用计量模型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的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如下:1.基本结论(1)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当大,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1978至2006年,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再扩大又缩小的变化过程,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用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数据,通过建立自回归求积移动平均模型预测的方法,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现有制度不发生根本性转变条件下将会继续下去的结论。(2)云南省城乡居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存在差距。本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协整关系检验法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云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改革开放后均匀缓慢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但波动较大。GDP的增长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促进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有不足10%的显著水平的格兰杰单项因果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则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长期趋势看,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经济增长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弹性要高于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3)云南省二元经济结构呈强化趋势,很大程度上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云南省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云南省二元经济结构不但没有转化、缩小,反而不断强化。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云南省二元经济结构可以解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94%;运用因子分析得分回归法进行分析发现,云南省二元经济对比系数的缩小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二元经济强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长呈正向关系;城乡劳动力分配系数比则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分析预期不同的是,城乡劳动力负担系数比、农村工业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正相关关系,城乡劳动力负担系数比、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增加的同时,并没有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4)云南省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明显,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显著。本文分析认为,云南省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无论存量还是增量都存在较大差距。将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差距、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差距作为城乡居民人力资本积累差距代理变量,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城乡居民人力资本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进行检验认为,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差距、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因子分析得分回归分析,再次印证三者存在协整关系,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差额、医疗保健支出差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且文教娱乐支出差距较医疗保健支出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要高。2.政策建议(1)重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应该树立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意识,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发展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大力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及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创造条件,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3)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缩小城乡居民人力资本差距。首先,需要政府、农村居民从思想上认识到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重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工作;其次,需要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创新教育投资机制,多元化投资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第三,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最后,需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加大各级政府对医疗救助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