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霉菌是一种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寄主范围广的植物病原卵菌,能引起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植物病害,不仅严重危害农业生产,而且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然而,化学农药长期而广泛的应用使得大多数疫霉菌对许多杀菌剂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因此,寻找和发现新的抗疫霉菌活性物质将对植物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利用抑制疫霉无性孢子囊产生的生物活性鉴定系统,对天然来源的样品进行筛选,发现头花蓼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具有显著抑制疫霉菌无性孢子囊产生的活性。在该活性跟踪下,乙酸乙酯层样品经过正、反相柱分离,HPLC纯化后,得到5个活性化合物(1-5)。此外,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马兰作进一步研究,发现5个活性化合物(6-10)。然后,通过1HNMR、HRMS等光谱分析和相关文献数据比对,确定了化合物1-7的结构;由于化合物8-10获得的量小,尚未确定其结构,推测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生物活性鉴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10对疫霉菌无性孢子囊的产生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中以化合物3的活性最好,在浓度为3 μM时对疫霉菌无性孢子囊产生的抑制率为90%,当浓度增加到10μM时,其抑制率可达到100%。另一方面,通过对百余种中药或海洋生物的提取物进行抑制疫霉菌丝生长的活性筛选,发现苦参、石菖蒲、蛇床子的提取物具有明显抑制疫霉菌丝生长的活性。在活性跟踪下,分别对三种提取物进行经过分离、纯化,从中各得到1个活性化合物(11-13);然后,通过光谱分析和相关文献数据比对,确定了这3个化合物(11-13)的结构。活性鉴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1-13均可显著抑制疫霉菌丝的生长,其中化合物11和13已有相关活性的报道。本文在生物活性鉴定系统跟踪下,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了 13个活性物质,其中化合物1-10抑制疫霉孢子囊的产生,化合物11-13抑制疫霉菌丝的生长。这为抗疫霉菌农药的研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