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与妥协:中国行政人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xj86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活动不是道德无涉、价值中立的领域,而是一个时时需要进行道德判断和伦理选择的领域。行政人与其他人一样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下并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附带着一系列的义务与利益规定。角色冲突、利益冲突甚至是道德冲突产生的伦理困境,使得行政人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于是,行政人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公共部门内,能否保持个人伦理的自主性,如何保持;是否允许伦理妥协,如何妥协。本文从中国行政文化的现状及行政人的伦理困境出发,以行政人面临的冲突作为研究的现实起点,研究这些冲突的表现形式、冲突发生的背景,考察行政人伦理选择的两大难题——伦理自主和伦理妥协及其在现实中存在和运作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为矛盾和冲突的解决提供指导性方案,为冲突的缓和与最终解决提供伦理的指导与有道德感的归属。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行政文化和行政人的伦理困境。对行政人进行界定,研究了中国行政文化的现状和行政人伦理困境的产生,为后面各章节的展开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行政人的伦理自主。分析了行政选择以及责任的承担、承担的限度,重点研究行政人伦理自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三部分:行政人的伦理妥协。归纳总结了伦理妥协的异化现象,重点研究其合理性;第四部分:走出行政人伦理困境的途径。提出加强行政文化建设、进行行政伦理立法和道德制度化建设、对行政活动进行干预和监督等五方面的建议,试图以此来缓和矛盾与冲突。
其他文献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深入,通过教育立法和建立法律救济制度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专门规定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并规定了学生有权对侵犯其合法权益者提出申诉。在2005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的出台,更为各高校提供了管理学生的指导原则和方针,也促使高校在新形势
准格尔旗是丘陵沟壑区 ,丘陵山区和土石山区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 80 %,气候干旱 ,降雨量小 ,土壤瘠薄 ,造林要以增加土壤肥力 ,提高土壤含水率 ,提高苗木抗旱能力为原则。具体
青年作为我们现代社会中最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一代,代表着社会主义未来事业的希望。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青年仍然有着不安于现状的普遍特点,以及人格与社会性的不成熟。因此,青
皇甫川流域系黄河中游地区一条多沙粗沙支流。据采用水保法分析计算 ,80、90年代流域水保措施年均拦蓄水量分别为 2 842 5、5 2 49 2万m3 ,年减水效率分别为 18 3 1%、3 4
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建设 ,使有“环境癌症”之称的砒砂岩区得到有效治理 ,林木覆盖率由 10 %提高到 3 5 3 %,每年可拦蓄径流 490万m3 ,拦截泥沙 2 0 0万t ,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