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空间差异与驱动机制的多尺度研究——以广东省和广州市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景观扩展指数分尺度探讨了建设用地扩展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在省级尺度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各地级市之间2009-2014年新增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的区域差异,并分析了建设用地不同扩展模式的驱动机制;在市级尺度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各区之间2009-2014年新增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的区域差异,探讨了不同功能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扩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增建设用地的驱动机制;应用FLUS模型预测了目前趋势下广州市2029年和2049年建设用地扩展情况。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广州市和广东省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的区域差异有相同之处。在统计差异上,均以边缘式扩展为主,飞地式和填充式扩展为辅。在空间差异上,填充式扩展比例较高的区域均集聚分布,飞地式扩展比例较高的区域围绕填充式扩展比例较高的区域分布。城市不同发展阶段是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2)不同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其驱动机制不同。人口密度与建设用地飞地式扩展存在负相关关系;建设用地边缘式扩展同时受到非建设用地比例和人口密度的影响,非建设用地比例和人口密度较高与建设用地边缘式扩展存在正相关关系;建设用地填充式扩展与土地城镇化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3)不同功能建设用地扩展特征不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以边缘式扩展为主、飞地式和填充式扩展为辅;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以边缘式和填充式扩展为主、飞地式扩展为辅;工业用地以边缘式和填充式扩展为主、飞地式扩展较少;居住用地以填充式为主,边缘式为辅;交通设施用地以飞地式扩展和边缘式扩展为主,填充式扩展为辅;  (4)2009-2014年广州市新增建设用地的驱动因子依次为:距次干道的距离、距地铁线的距离、距主干道的距离、坡度、距2009年建设用地的距离、距工业用地的距离、距公共管理用地的距离、距交通用地的距离、距居住用地的距离、距商服用地的距离。其中,只有距公共管理用地的距离与新增建设用地成正相关关系,它因素均与新增建设用地成负相关关系。  (5)按目前发展态势,2009-2029年广州市将新增建设用地45080公顷,2029-2049年广州市将新增建设用地41595公顷。空间上,2009-2049年广州市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增长方向是花都区、番禺区。
其他文献
我不知道往哪去,只是漫无目的地在漆黑的夜空里走着,披一件缀满星光的大衣。地上放风筝的孩子又少了很多,我用绿草做成望远镜往他们的心口上看,一朵灰色的小花逐渐生长起来,把彩色的梦乳一点点吮吸。  我依稀记得这里是一片农田,至少曾经是。地上的孩子们赤着脚,跑过山岗,绕过农田,摘下柳树梢头刚萌发的柳叶,做成柳哨,放在嘴边吹出百灵鸟的歌声。他们“呵呵”地笑,小溪流“叮咚”地唱,漂浮在天空上的云朵拥抱着孩子们
期刊
插画(也称插图),是指插在文字中的图画,其主要功用是将文字或故事的叙述内容、思想或观点以视觉化的方式来呈现。时代的进步,促使插画表现形式愈加多样,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