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白蛋白、D-二聚体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白蛋白、D-二聚体及血小板参数与病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10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severepreeclampsia,SPE)为实验组,按照发病时间分为两组,其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arly-onset preeclampsia,EOSPE)53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late-onset preeclampsia,LOSPE)53例。随机选择同期就诊于我院门诊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健康妊娠妇女(Normal pregnancy,NP)108例为对照组,以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的划分孕周(34周)为界,将正常妊娠(≤34周)的健康妊娠妇女53例作为早期对照组,将正常妊娠(>34周)健康妊娠妇女65例为晚期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静脉血进行检验(住院患者为入院当天未予临床干预时的全血为样本),由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检验科测定其血浆白蛋白、D-二聚体及血小板参数的值。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整理数据后,通过两个对照组间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该三项指标在常孕妇(>34周)与正常孕妇(≤34周)的变化;通过重度子痫前期与正常孕妇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该三项指标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疾病发生的联系及意义;通过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34周)比较,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34周)比较,分别分析该三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发展差异,并对比早发型与晚发型组的该三项指标差异,从而得出对临床工作有意义的结论。  结果:正常孕妇(>34周)与正常孕妇(≤34周)相比,PDW升高,D-二聚体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重度子痫前期与正常孕妇相比较:ALB降低、PLT降低、MPV升高、PDW升高;D-二聚体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34周)相比较:ALB降低、PLT降低、MPV升高、PDW升高;D-二聚体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34周)相比较:ALB降低,MPV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PLT、PDW及D-二聚体指标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相比较,PLT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B、MPV、PDW指标间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指标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随着分娩临近,正常妊娠机体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发生生理性增强。2.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发生失衡,通过对血浆白蛋白、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这三项指标的监测,可以为疾病的发展提供临床参考依据。3.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失衡,D-二聚体在早发型变化比晚发型显著,表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纤溶作用可能不明显,推测两者发生机制可能有差异,且晚发型较早发型疾病的发展相对缓慢,程度较轻。4.血小板的激活亢进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更显著,血小板减少程度可作为重度子痫前期疾病发展程度的重要监测指标。
其他文献
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当个体活动时感到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本途径,是造就创新人
有部电影,叫《大鱼》,讲述了父爱.爸走后,我仔细地看了一遍.爸自然和电影中的那个父亲不同.世界上的每个父亲,都独一无二.我爸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rn童年·亲子rn我出生约四
期刊
背景:分娩痛是典型的重度内脏痛,可导致产妇循环负荷加重、呼吸性酸碱紊乱、宫缩不协调、产程延长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分娩镇痛极有必要。遗憾的是,目前尚无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目的:系统性评价NovaSure与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Google
目的 研究肌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勿动蛋白(Nogo-A)基因表达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肌苷治疗中枢神经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成年健康雌性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