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工人遭遇的生活事件是引起人因失误的主要因素,也是诱发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风险源之一。目前有关煤矿人因失误研究尚处于第一代静态的专家判断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初级阶段,相比于结合认知心理学展开人因失误研究的第二阶段还有较大的差距,煤矿人因失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与此同时,在安全管理实践中,煤炭企业将关注点侧重于煤矿工人工作八小时之内的安全管理,忽视了煤矿工人工作八小时之外所遭遇的生活事件对其人因失误所造成的直接或潜在影响。因此,本文基于人因失误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安全管理理论,以煤矿工人生活事件为研究对象,以生活事件—心理压力—个体机能下降—人因失误为研究主线,厘清生活事件视角下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致因机理,明确生活事件引发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的传导路径,设计生活事件对人因失误影响的量化方法,架构生活事件视角下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预控管理及保障体系。本文研究是对人因失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拓展了煤矿人因失误理论研究范围,为以人为本防范煤矿安全事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煤矿人因失误的定量测度和实时监测,形成以预控为核心的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管理机制,具有较为显著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探究生活事件视角下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致因机理。根据人因失误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等相关文献,界定煤矿工人生活事件、煤矿工人心理压力和煤矿工人人因失误等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向量,系统分析生活事件对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影响过程,厘清了生活事件视角下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致因机理,确定了生活事件视角下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的三个阶段和四大关键要素,并构建了生活事件视角下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致因机理(LPIH)理论模型;(2)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展开生活事件视角下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影响机理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构建用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观测变量、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及模型检验的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基础数据,并应用结构方程方法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假设路径检验,并确定了LPIH结构方程模型;(3)展开生活事件视角下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影响阈值测度研究。首先应用问卷调查法开发煤矿工人生活事件量表。通过生活事件初始条目池构建、生活事件条目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了生活事件条目,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生活事件改变单位值和生活事件影响时间值,进而开发出包含44项生活事件的煤矿工人生活事件量表。然后,以煤矿工人生活事件量表为基础,应用调查问卷法、统计分析和离散排序模型等方法确定了导致不同人因失误率的生活事件累计改变单位的阈值。最后,应用情景分析法对煤矿工人生活事件累计改变单位落在阈值区间的概率做出情景分析;(4)设计生活事件视角下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预控管理对策和保障措施。基于生活事件对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致因路径,确定生活事件导致人因失误的防控重点,并围绕人因失误防控重点设计生活事件提报机制、心理压力评估机制、心理干预机制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机制等四项机制。为确保四项机制有效实施,进一步设计组织机构保障体系、管理制度保障体系、文化教育保障体系和软件平台支撑体系等四项保障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在煤矿工人遭受生活事件后,煤矿工人根据其认知特征对生活事件精神影响程度、改变程度、处理能力等做出认知评价,并以认知评价为基础采取应对问题取向应对和情绪取向应对,若应对失败,导致煤矿工人产生心理压力,受心理压力影响致使其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下降,进而导致煤矿工人作业过程中出现感知过程失误、识别判断过程失误和行为操作过程失误;(2)生活事件对人因失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效应值为0.6251,其三条致因路径分别为生活事件—心理压力—心理机能—感知过程失误—识别判断过程失误—行动操作过程失误、生活事件—心理压力—心理机能—识别判断过程失误—行动操作过程失误和生活事件—心理压力—生理机能—行动操作过程失误;(3)当生活事件累积改变单位(LCCU)≤78时,煤矿工人人因失误率非常低;当78<LCCU≤124时,人因失误率较低;当124<LCCU≤162时,人因失误率适中;当162<LCCU≤197时,人因失误率较高;当197<LCCU时,人因失误率非常高;(4)应用情景分析法考察煤矿工人生活事件累计改变单位落在阈值区间的概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矿工人一年内遭遇的生活事件的数量增加,LCCU值落在由低到高的阈值区间内的概率呈先递减、递增递减和急剧递增趋势。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为了解决生活事件导致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事件视角下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预控管理对策和保障措施,实现生活事件实时提报、心理压力客观评估、心理干预科学有效、干预方案及时调整,为有效降低煤矿事故中人因失误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保障机制和运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