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社会化是每个教师都需要经历和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对教师社会化的研究理应成为教师研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教师社会化的方式、进程和结果各不相同,但教师社会化对于教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只有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才能逐渐学会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并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进行着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教师成为一定社会或时代所期望的“好教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建构着自己对于“好教师”的认识、生成着符合他们各自周遭环境的观念、实践着他们被社会所期待的行为。另一方面,教师也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地影响着社会,促动着社会的渐变或突变。
本文呈现的就是教师在成为“好教师”的过程中与社会发生的互动。
为了能更清晰、更具体地呈现这种互动过程,本研究选择了三个颇具代表性的教师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所思所想的观察与描述,具体展现“好教师”诞生的复杂性、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
通过对“好教师”的不同称谓与标准的梳理、对不同教师想成为“好教师”的动机的解读和对不同学校场域里的“好教师”诞生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的呈现,本研究认为:“好教师”的德性标准有所淡化,有时甚至出现了异化;成为符合学校或社会标准的“好教师”几乎是每一个教师的必然选择;“好教师”的诞生不仅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因素,如天赋、性格、主观能动性等,也有赖于教师所在学校的环境,如学校的物质条件、学生和家长的具体情况、学校管理者的观念、学校在学校群中的相对位置等,更受制于教师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如劳动力的就业状况、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