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参赛阵容比以往任何一届都更为豪华,可以和任意一个大满贯相媲美,WTA排名前47位的运动员全部来到了北京,决赛更是在世界第一和第二两位选手之间进行。莎拉波娃在2012年取得的成绩也非常优秀,而且时隔209周又重新登上了世界第一,在2012年中网上也取得了亚军。通过对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莎拉波娃与其对手技术对比研究,找出莎拉波娃与其对手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以便可以更深的了解当今网坛优秀女子选手的技术发展规律,把握世界女子网球技术发展趋势,为我国网球选手在日后的训练中加强对自己在比赛中暴露出的弱点的改进和练习提供了一个有力而可靠的依据,也为我国选手李娜、郑洁以及彭帅等网球选手在以后碰到莎拉波娃的比赛中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以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莎拉波娃与其对手的六场比赛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对她们的身体形态、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底线技术和网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如下:一、莎拉波娃在身高上最高,臂展相对较长,持拍后护球的范围也相对较大,所以在发球中击球点也相对高,这就会占据着巨大优势,同样在网前封堵的范围也颇具优势,但莎拉波娃克托莱指数最低,说明莎拉波娃肌肉力量的发展和身体组织的密度并不是很好。二、莎拉波娃前五轮获胜得出的结论:1、在发球技术环节中,一发成功率较高,一发赢球率和二发赢球率也较高。在发球的落点上,莎拉波娃第一发球的落点比较平均,难以让对手猜到其发球的落点和意图,发第二发球时以对手的反手位为主,避免了对手的正手强攻。2、在接发球技术环节中,不管是接发球赢球率上,还是在破发球局数量上,莎拉波娃都占有巨大的优势。在接发球回球方式上,莎拉波娃以进攻性的正反手抽球为主,来尽量减少接发球的被迫局势。3、在底线正反手击球技术环节上,莎拉波娃打的非常主动,进攻性也较强,正反手制胜分较多,也能较好的控制非受迫性失误的比例。在正反手击球方式上,以正反手抽球为主。4、在网前截击技术环节上,只有在和李娜的半决赛中,莎拉波娃网前技术较弱于李娜,在和其他选手的对比中,莎拉波娃的网前得分技术占有绝对的优势。三、莎拉波娃决赛失利得出的结论:1、在发球技术环节中,不管是一发成功率,还是一发赢球率和二发赢球率,莎拉波娃都明显的低于对手。在发球落点的分布合理上,在占先区发球落点比较单一,特别是二发,基本上全是发在外角,这样很容易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发球意图。2、在接发球技术环节中,不管是接发球赢球率上,还是在破发球局数量上,莎拉波娃都比阿扎伦卡要低,在破发点的效率上也较低。3、在底线正反手击球技术环节上,莎拉波娃的主动制胜分比阿扎伦卡要多,正反手的攻击性更强,不过莎拉波娃的正反手非受迫性失误太多,击球还不够稳定。4、阿扎伦卡主要把球控制在莎拉波娃的反手位,给莎拉波娃打出强有力的正手很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