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对于动物育种、保种和濒危动物保护以及发育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所有的细胞拥有同一套基因组,它们都来源于受精卵,但表型却不相同。这是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完成。已经在许多物种中证明,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成功的重编程可使分化的体细胞回到全能状态。尽管多种体细胞核移植动物已经诞生,但核移植效率很低。目前普遍认为核移植动物胚胎基因组表观重编程异常是核移植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化学辅助去核时,秋水仙胺的最佳浓度;二甲基亚砜(Dimethvlsulfoxide;DMSO)和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对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以及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核苷对绵羊卵丘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用0.5μg/ml秋水仙胺处理绵羊卵母细胞0.5h,可使卵母细胞核区形成胞质突起率最高(P<0.01);化学激活液中DMSO的含量增加到1%或2%,卵裂率比不添加组提高(P<0.01),添加1%DMSO组囊胚率最高(P>0.05);在有糖的胚胎发育液中添加10%FBS,囊胚率极显著提高(P<0.01);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甲基化水平高于体内正常受精的胚胎,分化的体细胞的甲基化水平高于精子和卵子。使用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核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核供体细胞和核移植重构胚胎,来降低它们的DNA甲基化水平,可能会使核移植重构胚的甲基化水平接近体内正常受精胚胎水平,从而提高核移植效率。用不同浓度(0至0.02μM)5-氮-2′-脱氧核苷处理绵羊卵丘细胞,发现0.01μM 5-氮-2′-脱氧核苷处理组囊胚发育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但各组间卵裂率和桑椹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用不同浓度5-氮-2′-脱氧核苷处理绵羊核移植重构胚胎,发现0.01μM 5-氮-2′-脱氧核苷处理组囊胚发育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但各组间卵裂率和桑椹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0.01μM 5-氮-2′-脱氧核苷同时处理绵羊供体卵丘细胞及核移植重构胚胎时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与0.01μM 5-氮-2′-脱氧核苷单独处理供体卵丘细胞组和0.01μM 5-氮-2′-脱氧核苷单独处理核移植重构胚胎组相比,没有显著提高(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