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是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蒺藜皂苷(gross saponins of tribulus terrestris, GSTT)是蒺藜的有效成分之一,是以甾体皂苷为主的十多种皂苷的混合物。研究证实蒺藜皂苷具有降低血压、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糖、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关于蒺藜皂苷对于脑血管的作用报道较少。PKCε是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 PKC)家族中的一个亚型。研究表明,活化后的PKCε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用H2O2损伤PC1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阐明蒺藜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蒺藜皂苷在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整体水平上,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蒺藜皂苷能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组织匀浆中MDA、NO的含量,并提高SOD的活性;减小脑梗死面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蒺藜皂苷可上调PKCε和ERK1/2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蒺藜皂苷可促进PKCε、ERK1/2和Bcl-2蛋白的表达,可使PKCε发生膜转位。初步提示蒺藜皂苷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KCε与ERK1/2的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s,PC12)具有神经元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而且容易培养可传代,有利于量化评价药物作用,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细胞模型。H2O2是体内氧化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大量积聚时会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细胞水平实验采用H2O2损伤PC12细胞来模拟体内氧化应激模型。结果表明:蒺藜皂苷可提高PC12细胞生存力;降低培养液中LDH、MDA的含量,并提高SOD的活性;降低PC12细胞凋亡百分率,抑制细胞内钙超载,稳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C12细胞内ROS含量,促进PKCε、ERK1/2和Bcl-2蛋白的表达。使用PKCε抑制剂白屈菜赤碱(chelerythrine,简称Che),可阻断蒺藜皂苷的上述保护作用。结果进一步提示蒺藜皂苷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KCε-ERK1/2信号转导通路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保护作用。综上所述,蒺藜皂苷可通过激活PKCε,促使其发生膜转位,并且上调ERK1/2蛋白量的表达从而对抗氧化应激损伤,减轻细胞内钙超载、稳定线粒体膜电位,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含量,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