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美誉的《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成的一部小说,书中以江湖游医老残的游历见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悲苦生活的社会现实,其语言艺术成就在晚清小说中首屈一指。《老残游记》作为一部有代表性的晚清白话小说,在词汇、句式、语法、修辞手法等语言要素方面上具有一系列的综合性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老残游记》有别于西方小说和中国现当代小说,体现了小说所属的晚清白话小说独特的语体风格。各个语言要素相互组合,共同构成了一个语体网络,彰显着《老残游记》独特的语言风貌。本文主要立足于语体风格的传译来探讨晚清白话小说《老残游记》的翻译,在对原文本中词汇、句子、篇章三个层面具有语体风格特征的语言要素的意义和效果分析的前提下,探讨如何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使这些语言要素得以在译本中再现。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着重讨论词汇层面的语体风格的翻译,词汇是构成语体风格的基本要素之一,针对《老残游记》这部小说,本文将具有语体风格特征的词汇分为文化典故词和口语方言词两类,并借鉴文学文体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如何在译文中再现这类词汇的语体风格特征;第二章主要探讨句子层面的语体风格的翻译。在一个语体系统中,句子是最能体现语体特征的要素之一,本章主要研究在句子层面从文白交错、插入成分、韵散相间这三个可以构成小说语体的区别性特征的方面,结合译例,对其在具体语境下的修辞效果和语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小说的英译本中将这些语体特征在译文中如何再现;第三章关注从语篇层面探讨小说语体风格的翻译问题,主要从《老残游记》的“章回体”篇章体制和语篇衔接两个方面,对语篇层面的语体风格的再现进行研究。结论部分,对全文内容作了总结,本文通过借助语言学、文学文体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晚清白话小说《老残游记》语体风格的翻译研究,对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的带有语体风格特征的语言要素翻译的策略和规律进行了总结,以期达到明晰翻译此类语体小说的基本规律和策略,提高译文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