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下CFRP-粘土砖界面粘结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因其具有高强度、质量轻、无磁性、耐久性好、便于施工等优点在既有结构的加固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用CFRP加固砌体结构是通过CFRP与粘土砖界面间的粘结力实现两种材料之间的应力传递,使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协同工作,所以外贴CFRP加固砌体结构技术的关键是CFRP-粘土砖界面的粘结性能的优劣。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许多经CFRP加固的粘土砖砌体结构常常暴露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CFRP-粘土砖界面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的耐久性直接决定着CFRP加固粘土砖砌体结构的长期力学性能。当前,关于CFRP-粘土砖界面粘结性能的耐久性研究仍不多,本文采用硫酸盐干湿循环加速侵蚀试验来模拟特定恶劣自然环境,对CFRP-粘土砖界面各组成部分在侵蚀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试验研究,研究恶劣自然环境下CFRP-粘土砖界面粘结性能的劣化机理和退化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室温、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下CFRP片材进行纵向拉伸试验,探究了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对CFRP片材的破坏形式、应力-应变关系、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伸长率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可知,CFRP片材在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后的力学性能基本不变。(2)对室温、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下粘土砖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下粘土砖抗压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退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粘土砖试件抗压强度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3)利用单剪试验,对室温与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下CFRP-粘土砖界面粘结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对CFRP-粘土砖的界面破坏形式、界面极限承载力、界面应力和应变分布、界面有效粘结长度等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经试验可知:a)随硫酸盐干湿循环次数增多,界面的破坏形式逐渐发生改变,界面破坏形式由界面以下粘土砖层的剪切破坏逐渐变为CFRP-粘土砖界面处的剥离破坏;b)经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后,界面极限承载力、界面最大应变值和界面最大剪应力等界面性能参数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并且随干湿循环次数的进一步增加其下降速率加快。(4)对界面承载力随干湿循环次数的退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引入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的影响系数,建立了考虑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的CFRP-粘土砖界面承载力退化模型。(5)通过对界面粘结-滑移关系的计算分析,得到了界面特征值和界面延性参数的计算表达式,并以此建立了考虑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的CFRP-粘土砖界面粘结-滑移本构关系退化模型。
其他文献
随着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人们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危机,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因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硫氮等污染元素低等原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生物质中含有的大量氧
近年来,由于具备优异的力、光和电学等性质,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范德华异质结在新型电子、光电和能源等众多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气候因子,其通过对作物生长发育(发育速率、叶片光合参数、比叶面积和分配系数等)的影响而影响作物生产力。因此,以大气CO2浓度和
洪峰流量设计值是涉水工程计划设计、运作管制以及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洪水频率分析方法都是基于一致性的假设来推求的设计洪峰流量,但是,由
含碳和不含碳的温室气体对环境气候条件构成严重威胁。然而,含碳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人为排放在稻田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据估计,从2001年到2011年,全球农业总
为了实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全色显示,需要高性能的红、绿、蓝三基色发光材料。蓝光材料由于其发光效率、发光稳定性和可成膜性等综合性能还尚未达到应用要求,一直是OLED中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胚芽鞘对小麦形态建成非常重要,也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因此,解析小麦胚芽鞘生长规律,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
随着柴油机强化程度提高,缸内爆发压力不断增加。目前,国外先进的增压柴油机最高爆发压力已经达25MPa以上,国内增压柴油机最大爆发压力已达23MPa以上,并朝着更高目标的爆发压
我国盐湖分布广泛,在一半国土面积区域内均分布着盐湖或者地下孔隙卤水湖,并且大多分布于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普遍含有高浓度的硫酸根离子并且气候条件酷寒、酷热。服役于此环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微粒处理装置,是柴油机满足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必备的后处理系统。如何在提高其碳烟捕集效率的同时,实现经济、安全并可靠地再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