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针对从事警务工作的个体而进行的系统化的道德教育,其目的是使警察个体能够在职业实践中形成完善职业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格,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于安全的需要”,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然而,近几年来,我国警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现实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出现了警察权力腐败问题、徇私枉法问题、冷漠执法问题、服务态度恶劣问题、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过高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也使得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此问题,各级主管部门从不同层面上提出了各种规范和要求,也实施了大量以提高道德素质为主旨的活动和实践,但在如何将警察的外在规范和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和素养,再落实于职业行为和实践的问题上,始终没有取得新的突破。因此,本文试图确认人文关怀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基本价值,并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为指导,用人文关怀的新视野关注警察个体的需求实际,综合运用警务理论、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实证分析的方法等,尝试以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问题为切入点,以警察个体需求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关联为主线,探求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在承认社会对警察需求的合理性前提下,找到警察个体需求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关联基础上,意图从个体需求的视角揭示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文关怀结合后所带来的新课题,并由此出发,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创新、观念转变、内容拓展、方法原则、实现途径、环境保障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探讨,从而完成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上的尝试。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从哲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视野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取向的现实可能性,实现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文关怀内在关联的第一步。通过对人文关怀思想的哲学阐释,明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通过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历史考察,确立了加强我国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价值;通过对职业道德的社会要求、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主体教育思想的社会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等的分析,为人文关怀思想融入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现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我国警察职业道德的现状,进而指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僵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是造成道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阐述加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教育的观念、内容体系、方法论原则、师资培养、环境保障等方面进行人文关怀的全面改造,意图找到提升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活力和效能的突破口。第三、分析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拓展。警察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核心与精髓,警察职业道德规范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具体要求,警察职业道德范畴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外延扩展。对教育内容的明确与科学的解释是对警察个体做好道德教育的根本和前提。第四、分析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对警察个体主体能力提升的新拓展和人文关注。警察个体主体能力的培养涉及的方面很多,但就警察职业道德教育领域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在主体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修养能力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警察职业领域中的道德冲突的分析,将道德教育的目光引入到造成警察个体思想困惑的实践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对修养的关注,提升警察个体的道德境界和自律能力。第五、分析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外环境保障进行了探讨,对警察个体学习、转化道德规范和要求的动力、需求、权益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从内外两个方面探讨了警察个体执法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