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研究40岁以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与老年(≥60岁)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探讨40岁以下青年结直肠癌发病模式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青年结直肠癌的认识,为青年结直肠癌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整理2013年4月—2015年9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科及肿瘤外科治疗的184名40岁以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首诊症状、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病变部位、肿瘤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病理分期(TNM分期)、治疗方法等资料。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科及肿瘤外科住院的205名年龄≥60岁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0岁以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平均年龄(35.28±6.89)岁,中位年龄37岁;2、性别方面:青年组男女比例为1.02:1;,低于老年组的1.2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CRC家族史方面:青年组中有家族史的14例,占7.61%,其中有3例为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发生癌变,占1.63%,青年患者较老年患者更有可能具有遗传性家族史;4、首诊症状方面:青年组患者以便血/粘液血便(占58.15%)及腹痛/腹胀(占45.11%)多见,腹痛/腹胀的发生率高于老年组,而排便习惯的改变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体格检查方面:青年组直肠指检阳性率、腹部触诊压痛阳性率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实验室检查:青年组贫血发生率高于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标记物(CEA、CA19-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结肠镜检方面:青年组结肠镜检查合并结直肠息肉者(26.09%)明显低于老年组患者(4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患者结肠镜检查见肠腔狭窄者(49.46%)略高于老年组患者(43.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病变部位方面:青年患者以直肠癌最为多见(占54.35%),降结肠癌的发生率高于老年患者,而乙状结肠癌的发生率低于老年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肿瘤大体形态方面:青年组、老年组患者均以隆起型和溃疡型为主,但青年组结直肠癌中隆起型、浸润型发生率均高于老年组,而溃疡型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组织学类型分级方面:青年组患者低分化腺癌、中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所占比例,均高于老年组患者,而中分化腺癌所占比例,低于老年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TNM分期方面:青年组患者中T4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患者,而T2期所占比例,显著低于老年组患者,青年组患者NO期所占比例,显著低于老年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M分期中,青年组患者以Ⅲ、Ⅳ期为主,而老年组以Ⅱ、Ⅲ期为主。青年组患者Ⅲ、Ⅳ期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手术治疗方面:青年组行姑息性手术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青年大肠癌以直肠癌较为多见,临床工作中对有便血/粘液血便、腹痛/腹胀的青年人应尽早进行直肠指诊、肿瘤标志物化验筛查,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2.青年结直肠癌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TNM分期以Ⅲ、Ⅳ期为主;3.老年结直肠癌以乙状结肠癌、直肠癌较为多见,TNM分期以Ⅱ、Ⅲ期为主,结直肠息肉伴发率高,应重视纤维全结肠镜检查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