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言”是明代人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作品以当时的口语为基础写成,属于近代汉语的范畴,基本上反映了宋元明时期中国北方方言的面貌,与现代汉语的语言体系已经相当接近,但是可以发现,无论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方面,与现代汉语仍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为研究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过渡性语言材料,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处置式是汉语语法体系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句式,王力先生认为“处置式是汉语语法走向完善的标志之一”[1]。本文在认真搜集语料的基础上,对“三言”中“把”字类处置式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和描写,着重分析了这类句式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比较了它与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异同。文章内容大体上由引言、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三言”“把”字类处置式的研究概况,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价值。主体部分主要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对“三言”“把”字类处置式进行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句法层面,本文从句法结构出发,对“三言”“把”字类处置式进行分类研究:依据“把”字类处置式中是否带有否定词先分为肯定的和否定的两大类,再根据句子成分的差异和结构类型的不同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通过研究发现,“三言”“把”字类处置式的句法结构灵活:句子的谓语部分形式多样,可以是光杆动词,动词前可以加状语,动词后可以加动态助词、补语、宾语等;否定副词的位置不固定,可以放在“把”前,也可以放在动词之前。语义层面,本文根据“三言”“把”字类处置式中“把”的介引成分与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分类研究,并且讨论“三言”“把”字类处置式中其他句子成分与“把”所介引的成分在语义上的联系。研究发现,“三言”“把”字类处置式的语义关系类型丰富,几乎包含有现代汉语把字句中所有的语义关系类型,而且除了谓语动词之外,句子的状语和补语在语义上也可以指向“把”所介引的成分。语用层面,本文主要根据已有的对于处置式的语用问题的讨论对“三言”“把”字类处置式的语义焦点和“把”的介引成分的语用性质作探讨。研究认为,语义焦点体现为由介词“把”介引的成分,并且,该介引成分具有话题性,相对于句子的话题而言成为句子的次话题。结语部分主要对“三言”“把”字类处置式的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全文做概括性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