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子恺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通过解读丰子恺的作品,我们发现丰子恺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源自传统文化的影响。丰子恺生活在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定历史时期,他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影响。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传统文化是如何影响丰子恺的,在丰子恺的艺术人生中,传统文化起到了哪些作用。 何为“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本文借鉴并综合诸多文化学者的定义,认为传统文化是指某一民族在历史中创造并生根于社会之中,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属于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合,它在行进中形成并不断发展,对社会实践产生影响,重点落实在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等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往往特指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此前的以儒释道三教为中心的包括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文化等十多种文化的杂融。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然大物,也可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为了说理的方便,我们撷取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和丰子恺的人生和作品进行对照,一一展开分析、论证,梳理、挖掘出丰子恺所吸收的传统文化的因素。 正如恩师李叔同的人生,丰子恺的人生也有“三层楼”:世俗生活、艺术生活、宗教生活。在世俗生活中丰子恺是仁人君子,他的艺术观也是儒家积极入世的、为人生的艺术观;在艺术生活中,他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创作技巧更多的源自贵真尚情、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同时他又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和悲悯的宗教情怀。对古人而言,他是现代人;对现代人而言,他仿佛古人。他把艺术与人生合二为一,把现世快乐与千秋情怀融为一体。 透过纷繁的表象直达丰子恺的精神深处,可以发现他的一颗“童心”,这颗童心正是在传统文化的炉火中铸就的。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在“佛心、仁心、道心”中,可以探索到丰子恺童心的根源之地。 现代文学是以反传统开始的,但文化非制度、非器物,不可能一刀斩断。在现代作家群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纷繁复杂,受到的影响也深浅不一。20世纪初,摆在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现代作家丰子恺与传统文化精神联系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的一次反思与借鉴,是对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问题的一次探索,也是对丰子恺研究领域的一次深度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