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史学界、哲学界和文学界探讨了数十年的重大课题。即使在今天,清官司法在人们的心目中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想真正理解当代法治生活中的清官现象,必须首先深入到传统社会的语境中去,从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司法实践各个方面,包括传统的观念、习惯层面,对其进行仔细审察,严格分析。通过重构历史事件的语境,深入地认识历史上清官的司法特征、司法风格以及司法功能,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社会中清官司法的时代合理性。
结合传统社会的清官和司法问题,传统司法领域的清官司法是指清官运用证据和法律性的规则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解决具体纠纷的过程。清官司法的典范和实例紧密联系,二者都是在清官精神主导下的司法活动,清官司法典范更好地代表了清官司法模式。考察清官司法的典范和实例,清官司法的主要特征可以总结为:秉公执法;折中天理、国法、人情;谨刑慎狱;明察善断;感化说教。传统社会清官司法的形成具有时代合理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导致的:传统司法思想的影响;士人的人格追求;专制皇权的支持;黎民百姓的拥护;社会运转的必需。清官司法模式适应了传统社会的各方面条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保障了法律的正确实施;抑制了冤狱的泛滥;满足了百姓的公正诉求;树立了司法的典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