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赐姓、赐名是古代皇帝凭借政治权力而干预臣民的姓氏和名字,从而对姓氏名号打上浓重的政治烙印,成为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赐姓赐名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发展。唐代是赐姓赐名制度的成熟期,呈现出规模大、范围广、人员众多且形式内容更加复杂的特点,并为后代王朝所沿用,在姓名赐予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深刻认识唐代的赐姓赐名制度,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分析唐代赐姓赐名的原因。唐代赐姓赐名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需要。就历史原因而言,受宗法观念的影响赐姓赐名得以产生,伴随姓名文化传承在唐代又有新的发展。就现实需要来讲,笼络人心、安抚夷狄、惩治罪人则是唐代赐姓赐名实施的主要目的。第二章:论述唐代赐姓赐名的赐予活动。赐姓赐名在赐予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获赐者的身份和功劳选择合适的对象,明确对象之后选用具体的姓氏和名字来进行赐予,接着颁发诏书进行公告。在赐姓赐名的同时以加官封爵、赏赐财物等形式给予获赐者实利性待遇,增加赏赐力度。第三章:论述唐代赐姓赐名的特征,具体分为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随着政局的变动、姓名文化的变化、具体政策的选择,唐代前期和后期赐姓赐名的发展也有很大不同。唐代疆域广阔,中原和边疆姓名获赐人员在空间分布上都有各自的具体特点,唐代的人才分布和边疆政局从中也可见一斑。第四章:探讨唐代赐姓赐名的影响。唐代赐姓赐名人员众多,在获赐之后对朝廷和受赐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赐国姓直接影响宗室结构与管理,而整个赐姓赐名的实施则造成一些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的变迁,并对受赐者个人和家族发展产生一定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深化赐姓研究的基础上加大对赐名的研究力度,对于二者在唐代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有效说明唐代赐姓赐名的具体情况,充分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将赐姓与赐名综合起来,展示唐朝的姓名赐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