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赐姓赐名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_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赐姓、赐名是古代皇帝凭借政治权力而干预臣民的姓氏和名字,从而对姓氏名号打上浓重的政治烙印,成为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赐姓赐名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发展。唐代是赐姓赐名制度的成熟期,呈现出规模大、范围广、人员众多且形式内容更加复杂的特点,并为后代王朝所沿用,在姓名赐予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深刻认识唐代的赐姓赐名制度,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分析唐代赐姓赐名的原因。唐代赐姓赐名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需要。就历史原因而言,受宗法观念的影响赐姓赐名得以产生,伴随姓名文化传承在唐代又有新的发展。就现实需要来讲,笼络人心、安抚夷狄、惩治罪人则是唐代赐姓赐名实施的主要目的。第二章:论述唐代赐姓赐名的赐予活动。赐姓赐名在赐予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获赐者的身份和功劳选择合适的对象,明确对象之后选用具体的姓氏和名字来进行赐予,接着颁发诏书进行公告。在赐姓赐名的同时以加官封爵、赏赐财物等形式给予获赐者实利性待遇,增加赏赐力度。第三章:论述唐代赐姓赐名的特征,具体分为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随着政局的变动、姓名文化的变化、具体政策的选择,唐代前期和后期赐姓赐名的发展也有很大不同。唐代疆域广阔,中原和边疆姓名获赐人员在空间分布上都有各自的具体特点,唐代的人才分布和边疆政局从中也可见一斑。第四章:探讨唐代赐姓赐名的影响。唐代赐姓赐名人员众多,在获赐之后对朝廷和受赐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赐国姓直接影响宗室结构与管理,而整个赐姓赐名的实施则造成一些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的变迁,并对受赐者个人和家族发展产生一定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深化赐姓研究的基础上加大对赐名的研究力度,对于二者在唐代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有效说明唐代赐姓赐名的具体情况,充分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将赐姓与赐名综合起来,展示唐朝的姓名赐予文化。
其他文献
重金属污染物由于具有来源广泛,污染面积大等特点,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中,稳定/固定化技术由于具有经济有效,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可对污染土壤进
研究背景与方向 近年,国外许多群体掀起阵阵中国风、中国热.这对于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是利好的,尤其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企业,既有对外宣传输出'中国价值'的作用,又起
期刊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2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现场流行病学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作调查研究。各级CDC职工所具备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能力存在差别,“
采用质量分数为3%的Na2S溶液对活性炭浸渍,在600℃以N2作为保护气对其进行高温处理,研究Na2S改性活性炭(SAC)吸附Pb(Ⅱ)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理,并对吸附Pb(Ⅱ)前后的改性活性炭进行
随着我国电子陶瓷及元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推板窑因具有操作方便、温差小等优点,已成为功能材料及元器件的主要烧成设备而备受生产企业重视。目前我国普通陶瓷烧成用推板制造技
酚醛纤维经过炭化和氢氧化钾活化两个步骤制得酚醛基活性炭纤维(PACF),通过改变炭化温度,分析不同炭化温度下制得的PACF比表面积和孔道结构分布,并探究孔道结构与CO2吸附性能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表明,坚持唯物史观不仅关系到正确认识和说明历史的问题,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科学的真理性,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洁性。苏联解体从反面为我们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