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令人类不可轻视的问题,人类对于环境的关注程度日益加深,人类面临着森林经济需求与生态需求矛盾的尴尬局面:是砍伐森林无限制的追求经济利益,并承受因此导致的全球变暖、土地退化、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恶果;还是放弃砍伐森林、放弃这项经济效益,这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陆地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因此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目前,国内对森林管理影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与样地调查,而模型模拟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引进加拿大CBM-CFS3(Carbon Budget Modelof the Canadian Forest Sector)模型,模拟得到2001年贵州省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现状,并研究不同择伐管理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同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引进加拿大CBM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区域为东北长白山地区以及江西千烟洲区域。并对模型进行参数校正,校正之后的模型模拟西南地区的生物量和生物量密度与其他文献进行对比,结果比较理想。因此认为校正之后的模型比较适合中国尤其是贵州区域,便于进行择伐措施的模拟。2、改进参数之后的模型,模拟得到贵州省2001年杉木、马尾松、阔叶林、云南松以及混交林五大优势树种的生物量以及植被碳,并统计得到2001年贵州省的乔木生物量为104.43Tg,土壤碳为389Tg。3、确定不同的择伐强度,进行不同强度择伐对贵州省乔木林生物量/植被碳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加,同一年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逐渐减少,达到稳定状态的越来越早。通过定义指标i。指标i是指通过增加择伐强度而减少的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的百分比。得到贵州省各优势树种杉木、马尾松、云南松、混交林以及阔叶林对应最佳的择伐强度分别是30%、35%、20%、35%以及35%。对应得到稳定状态下的植被碳储量分别为36.26Tg、120.08Tg、43.88Tg、0.104Tg以及65.73Tg,而达到稳定状态的年份分别是2087年、2189年、2154年、2089年以及2118年。4、确定不同的择伐周期,分析不同择伐周期对贵州省乔木林生物量/植被碳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择伐周期的延长,同一年份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逐渐增加,达到稳定状态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多,年份越晚。通过指标j,指标j定义为延长一定的择伐周期,增加的植被碳百分比。得到结论,贵州省杉木、马尾松、云南松、混交林以及阔叶林对应最佳的择伐周期分别为11、16、11、16和16年。5、根据对贵州省不同择伐措施对乔木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植被碳的变化进行研究。选择最佳择伐方式。并通过与贵州省现行的择伐措施进行对比,为现行的择伐措施提供参考。通过择伐方式的对比,结果显示:可以知道贵州省暂时执行的森林择伐措施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