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人事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随着政府行政体系的完善,其管理也越来越规范起来,严控机构编制总数,确保编外人员“只出不进”成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区县级政府在管人用人上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龄、学历等结构不合理现象,再加上工作任务繁重、编制资源不充足等问题,很多单位开始通过聘用编外人员的途径解决政府单位人力资源不足的困难。使用编制外聘用人员确实有一定的好处,它可以节约现有编制总量,可以用来招考或者公选急需特殊人才;也可以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手,提供充沛的劳动力用来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特别是临时性和大型活动性工作。但是,使用编制外聘用人员是机构编制管理所严格禁止的,它冲击了机构编制管理严控人员的政策,使得财政供养人员的数量无序的增长,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带来了阻碍政府人事制度改革、削弱政府公信力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如何去规范和减少政府编制外聘用人员,对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改革人事制度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大通湖区编制外用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该区级政府编制外聘用人员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人员岗位分布广、稳定性较差、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而使用编外人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区现有的编制结构不合理、人员受教育水平较低、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方面。而编制外聘用人员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效益,并造成了编制资源的浪费、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规范和减少区级政府编制外用人,首先,应当规范现有行政编和事业编制人员,清理在编不在岗和吃空饷的人员,规范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借调现象,区委区管委负起编制委员会的主要责任,严把用人、调人关。其次,依法清退各单位超编聘用的编外人员和在实际工作并不需要的编外人员,建立健全的编制外聘用人员管理制度,严把编外聘人入口关、管理关和出口关,加强监督。最后,优化机构编制管理、优化在编人员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分配好机构编制资源。引进劳务派遣公司,引进优秀人才,签订劳务合同。解决政府编外用人的根本途径应在于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简政放权,优化三定方案、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更多权力交还给社会,让政府回归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