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移植到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初步探索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rat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培养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neural tissue committed stemcells, NTCSCs),观察NTCSCs经静脉移植后在脑缺血大鼠脑内的分布和分化情况。方法:采用DMEM/F12(1:1)无血清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克隆生长的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neural tissuecommitted stem cells, NTCSCs),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对NTCSCs及其分化进行鉴定,利用RT-PCR检测Nestin、CXCR4、CD31、β-Ⅲ-tubulin、GFAP mRNA表达。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造模成功24h后经尾静脉注射1mlDAPI标记的NTCSCs。移植后第1、3、5、7d处死大鼠,制备脑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TCSCs在脑组织的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NTCSCs的分化。结果:分离培养获得的NTCSCs在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下能形成神经球,并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巢蛋白Nestin及SDF-1受体CXCR4,能分化成β-Ⅲ-tubulin、GFAP阳性细胞;RT-PCR检测结果显示NTCSCs表达Nestin、CXCR4、CD31、β-Ⅲ-tubulin、GFAP mRNA;静脉移植NTCSCs能够进入大鼠脑内,移植后3天观察到DAPI标记的NTCSCs主要分布在缺血损伤部位,7天时有少量NTCSCs分化为GFAP阳性细胞结论:分离培养的NTCSCs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移植后NTCSCs能进入缺血脑组织,部分细胞表达GFAP。
其他文献
目的:髋关节是人体最大、关节窝最深、最典型的杵臼关节,由于负重且活动范围大,髋关节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是推断损伤机制
目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4,rhIL-24)联合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5-FU)作用于乳腺癌MDA-MB-157细胞,研究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IL-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