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ML的TGOP模型管理工具的设计和实现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y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网管软件的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的研发,而其中更重要的是基于现有的网络管理标准的网络管理的整合技术,而网络管理的最根本的整合不是标准、技术的整合或专业网管软件的整合,而是网络管理数据及其模型的整合,只有以数据为中心的数据模型的整合才能全面、综合的进行动态的、智能的网络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国内网络管理软件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依赖于本土文化、思想,针对于运营商迫在眉睫的网络管理需求的贴身设计,逐步发展起来了。UML目前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讨论话题,在软件发展飞快的时期,虽然有很多开发工具以及很多开发项目,但实际上软件作为一个工程来看的话成功率并不是很高。还有一些软件老手(而非高手,只是从事软件开发时间比较长的)在一些基本的设计方面还是缺少一些更系统和更专业的分析设计能力(他们中间有些人只是凭借经验而忽视一些更规范的方法—通常由于工作忙项目紧没有专门的时间来准备),这样软件工程可能会按时完成,但软件的可复用性与易维护性以及灵活性就有所缺乏,这在我们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系统变化快的情况下就会比较被动。软件具有高复用性(Reuseability)和高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OOA/OOD)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项目在实现过程中贯穿了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将UML和面向对象融为一体。本文针对项目的实现做了一定的介绍。本文阐述了一套开发电信领域的通用产品————TGOP(Telecommunication General Object Platform)通信领域通用对象平台系统的开发设计,其中重点阐述了我在本项目开发中所承担的模型管理工具的类的管理模块的设计,以及主要功能的实现。由于电信领域的供应商的设备种类繁多,和需要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抽象,使得本项目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面向对象的思想的基础之上,我们的项目组实现了的各个基本功能。 <WP=63>本文首先讲述网络管理软件发展现状与研究并且介绍了本次设计所遵循的开发规范CMM2。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的评估软件能力与成熟度的一套标准。该标准将能力成熟度分为5级标准: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文中详细讲解了每一级别的特点。本次设计所遵循的2级标准有6个关键过程域: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规划、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接着本文着重讲解了本次设计所使用的建模技术UML。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是一套用来设计软件蓝图的标准建模语言,也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模型分析语言,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UML可说是一种软件结构的分析工具。它将系统的建模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共8种常见视图。其中静态视图有用例图、类图、组件图、部署图;动态视图有顺序图、合作图、状态图、活动图。文中详细介绍了每种视图的作用和特点。本文第三章陈述了TGOP的模型管理工具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这个阶段严格按照CMM2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并制定了一套软件开发方案,并通过TGOP的结构图,介绍了模型管理工具和相关模块的具体分工和相互联系,进一步说明我所承担的模型管理工具在通信领域通用对象平台系统中的重要性,还论述了TGOP各模块的业务角色,更有助于说明模型管理工具的功能。然后论述了我所承担的模型管理工具的USE CASE图,并以类的建立为例,讲述了模型管理工具的概要设计,每个需求将在下一阶段被建模成用例以用作详细设计。最后是系统的详细设计部分。依据面向对象的思想,运用JAVA中的SWING技术,实现了概要设计的方案。这部分首先阐明了本项目自己需要的具体概念,接着对模型管理工具及其相关模块的框架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说明,并对建立的整个模型管理工具的主界面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然后需要细化概要设计阶段的用例,对于用例的细化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了类的关系管理模块的细化和类的管理的模块的细化,将模型管理工具的用力细化到了基本操作单元,并对主要的用例执行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完成以类的建立和类关联关系的建立为例的所需Sequence图的设计,<WP=64>并根据Sequence图的基本类实现了模型管理工具的实体设计。最后用有代表性的程序代码和界面来具体说明整个程序的运行流程和操作流程。目前该软件已开发完成,预期的基本功能都已实现,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标准,但是TGOP的模型工具很复杂,有待开发设计的环节还有很多,尤其是其模型驱动在随后的正式版本里将得到改正,现在只局限于静态的模型,对于真正的通用的可变的领域平台的信息管理还没有形成。这在现代网络管理中是很不够的,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本次实习设计使我学到了很多实际开发经验,对软件开发流程有了更好的掌握。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NMR-CD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ATR),动态力学热分析仪(DMA),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添加防老剂4020前后的未填充天然橡胶(NR)硫化胶、
摘要:应用型高校两级管理模式下的二级院系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围绕二级院系的主体责任,明确其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教学运行过程和教师教学效果的监控,并具体提出必须加强监督管理的十个方面,以确保教学正常运行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主体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3-0016-02  二级
本讲稿主要针对以下主题进行讨论:①档案室的建设;②档案室的环境;③档案的归档流程;④档案索引;⑤档案的借阅、转移、废弃;⑥档案管理中人员的职责;⑦档案备份和灾难恢复;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