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和自然流产小鼠模型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survivin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为临床防治自然流产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BALB/c和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DBA/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天绒毛滋养细胞和蜕膜细胞中PCNA、Ki-67、suvivin和OPN的表达。实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自然流产模型组的胚胎吸收率(18.6%)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模型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均有PCNA阳性细胞检出。自然流产模型组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PCNA的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P<0.05);两组模型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均有Ki-6阳性细胞检出。自然流产模型组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Ki-67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P<0.01);两组模型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均有survivin阳性细胞检出。自然流产模型组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P<0.01);两组模型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均有OPN阳性细胞检出。自然流产模型组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OPN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P<0.05)。结论1. PCNA、Ki-67、survivin和OPN在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有关。2.绒毛滋养层和蜕膜组织中PCNA、Ki-67、survivin和OPN的表达减少可能是自然流产发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