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商业银行业股份制改革的推进,各家商业银行纷纷上市。截止2010年底,有16家商业银行上市。上市商业银行已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客观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并判断商业银行的投资价值,成为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问题,在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问题上,存在多种业绩评价角度,从投资者、经营者、监管者等行为主体出发,可以设计出基于不同目标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公司财务目标的核心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的财务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本文是从股东角度出发,分析商业银行的为股东创造的财富的状况。在评价商业银行的为股东创造的财富时存在着两种评价指标。传统的财务指标,比如每股收益EPS、股东权益净利率ROE、总资产净利率ROA等指标。另一种评价指标是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包括EVA值和EVA总资本回报率等指标,在EVA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估概念有商业银行的当前运营价值COV和未来增长价值FGV等概念。在评价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时,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由来源于会计报表的相关会计数据直接计算得出,由于净利润等会计数据无法克服会计信息本事存在的缺陷,使得传统财务评价指标在实践应用上存在诸多缺点。经济增加值(EVA)是一种先进的绩效评价工具和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1991年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的创始人约尔.思腾恩和贝内特.斯图尔特提出了经济增加值概念。经济增加值又称为经济利润,它是经过调整的税后营业净利润(NOPAT)减去该公司现有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公式为:EVa=NOPAT-KW×TC其中,Kw是企业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它考虑了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的资本入的综合成本。为了消除会计准则和会计估计的影响,经济增加值的计算需要到对会计报表上的净利润和权益资本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同时,经济增加值考虑到了占用的权益资本的成本。所以,它是一项更加有效地绩效评价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公司为股东创制的财富。经济增加值(EVA)的推出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推崇。引入经济增加值理念,对于准确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构建科学的内部绩效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文献综述部分,本文对国内外关于EVA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以往关于EVA的实证的文献较多地研究EVA对公司的价值或股票的价格的解释能力与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差别,研究的思路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设计一定的计量模型,将公司价值或者股票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基于EVA的财务指标和传统的财务指标(如:ROE、每股收益指标等)做为解释变量,对变量进行回归,得出两类变量对公司价值或者股票收益率的解释度大小(用回归系数代表),通过对比两类指标的解释的大小,判断EVA方法是否优于传统财务指标。二是,比较施行EVA管理体系的公司与没有施行EVA管理体系的公司在经营业绩上面的表现,确定施行EVA管理体系是否有助于促进公司经营质量的提升。在文章的第二章,首先,本文介绍了有效的公司业绩评价系统设计应遵循的理念和业绩评价系统包含的六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其次,对传统的财务指标、传统财务分析方法杜邦分析法进行了介绍,对传统的财务指标的缺点进行分析。本章第三部分,指出EVA正是为了解决传统财务指标的缺点而产生的,本部分同时介绍了EVA的产生背景,以及与EVA概念相关的一些扩展的概念,运用EVA贴现模型,可以考察建立在EVA基础上公司的当前营运价值(COV)和未来增长价值(FGV)。本文的第三章详细探讨了商业银行EVA模型的建立问题,商业银行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涉及到税后经营净利润(NOPAT).投入资本(TC)、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的计算。税后经营净利润(NOPAT)、和投入资本需要在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会计调整得到,这些调整有些是为了避免把经营决策和融资决策混同起来;有些调整是为了提供一个长期视角;有些是为了避免把存量和流量混同;有些是将公认会计准则的权责发生制项目转换为收付实现制项目。本部分对主要的会计调整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确定商业银行的税后经营净利润(NOPAT)、投入资本(TC)的计算方法时,本文在詹姆斯.格兰特教授在其著作《经济增加值基础》中介绍的公式的基础上,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詹姆斯.格兰特教授介绍的公式进行了一些调整,进行调整考虑到的主要的原因是,詹姆斯.格兰特教授介绍的EVA计算公式是针对一般工商企业而设计的,商业银行由于在经营方式上与工商企业存在很大区别,商业银行的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除了商业银行的税后经营净利润(NOPAT)、投入资本(TC)的计算,加权资本成本率的确定问题是本章研究的第三个问题,加权资本成本率的是指公司的所占用的全部长期资本的平均成本率,这里的资本不仅包括债券资本,也包括权益资本。与加权资本成本率和企业的价值有关的经典财务理论是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MM定理,但MM定理是假设条件过于理想,不能适应现实情况,权衡理论是在MM定理的基础上的一种改进的财务定理,本章对MM定理和权衡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商业银行的进行融资时,应当综合考虑各种融资途径的成本支出,不断地降低商业银行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价值。在实证部分,本文选取2009年上市的12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计算了各家商业银行2009年度的EVA,使用EVA总资本回报率指标对各家商业银行2009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排比。并借助EVA贴现模型,考察了商业银行当前营运价值(COV)和未来增长价值(FGV)的情况。本文的得出的结论为,由于考虑了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因素并通过会计项目调整减少了对利润指标的人为干预因素,EVA比传统绩效评价指标更真实地揭示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EVA内部绩效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本文采取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中,采用了比较研究法,比较了传统财务指标和经济增加值的优劣性;在实证分析中,应用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EVA贴现模型等研究工具。本文的创新之处:在本文实证研究部分,确定市场无风险利率时,本文使用了最近几个年度中三年期存款利率的平均值代替,这样做可以平抑政策表明的利率调整政策对存款利率的影响,得出的结论能够代表较长时期的无风险利率的水平。在确定商业银行的β因子时,本文没有简单采用以往文献中现存的结果,而是搜集最新的商业银行的股票交易数据和上证综合指数的交易数据,运用相关理论对商业银行的β因子进行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