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决定着税收,税收对经济又具有调节作用。在现有税制条件下,税收收入的规模是由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等因素决定的纳税能力所决定的,同时也取决于由征管技术手段等因素决定的征税能力。而税收努力则是税务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主观工作效率。税收努力指数(E)是将潜在税源转化为实际税收的比重或系数,正常情况下,0<E<1。税收负担是税收收入占经济税源的比重,过重的税收负担影响税收的经济效率,供给学派的拉费曲线给出了很好的解释。我国的税收收入已连年持续大幅超越GDP增长,在有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增长速度尤其高。通过对中西部地区一个市地方税收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税收的连年高增长超越了经济纳税能力的增长和税收努力的增长,税制之外的税收超额负担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状况差,基层政府财力小、事权多,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快速增长,转而通过政府预算安排形成税收征管中有悖常理的税收努力,使E>1;同时,也与当前征收管理体制下,税收计划管理与依法治税的矛盾有关。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加强以法治税、改进税收的计划管理及建立规范合理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紧迫性,也促使我们理性和全面认识我国税收收入的连年高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