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要成为学业评价的依据,它就必须对学生应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有清晰而明确的阐述。学业水平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指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匹配或吻合程度。本论文从课程标准知识内容和认知水平两个方面出发,以天津市2014-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为样本,对该试卷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内容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利用一致性分析框架,创建该试卷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内容的一致性框架,即“初中物理内容×认知水平”编码矩阵。对此矩阵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相应的比例框架,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地形图和直方图。本研究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前两章主要阐述了研究本题的原由以及研究的内容,并且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三章主要是分别从内容主题和认知要求两方面对课程标准以及六年中考试卷进行编码,根据课标中对行为动词的说明,将认知要求划分为“了解”、“认识”、“理解”、“独立操作”、“探究”五个层面,同时分析课标中主题内容的划分,确定本课题的内容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声和光”、“电和磁”、“功和能”,统计试卷分布比率表。最后两章主要是对数据的分析以及总结,根据SEC一致性方法当中的帕特一致性公式对2014年至2019年的天津市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与物理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学业水平试卷与课程标准在一致性分析上表现较差,主要是两者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上的侧重点不同,由于中考的目的包含筛选学生的作用,试卷在“理解”层面上相应提高,降低了“了解”水平的考查,且在内容主题也提高了对“运动和相互作用”、“功和能”等内容的考查度,而降低了“物质”、的考查度。本研究试图对利用SEC分析方法对中考试卷与课标一致性进行分析,由于笔者研究水平有限,研究结论仍有待完善,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提高学术水平考试命题的质量,为教育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促进我市在这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