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建筑往往以其大空间、大体量、人流量高等特点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公共建筑的高耗能问题也暴露在人们眼中,针对公共建筑的生态性设计需求也日益增大。本文从生态性角度去探讨公共建筑表皮的发展特点,通过分析寒冷地区的气候、地势等外在环境特点,结合公共建筑的耗能状况和复合式设计理念去探索适宜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表皮的持续发展。全文将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系统地表达了生态建筑表皮的设计策略,设计理念,建造技术和材料使用。使建筑表皮生态设计的意义完整地表达出来。论文从以下三个部分逐次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首先论述本课题研究的时代和学科背景,指出生态性对于建筑设计和社会人文的意义,肯定了在生态性全球化拓展的背景下,生态性的主要研究价值。并由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表皮应使用怎样的设计理念和建造技术来达到减少能耗,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的生态性要求。并通过材料收集分析了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本课题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此部分以相关概念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得出了设计方法和技术在建筑表皮中的生态使用,并通过寒冷地区的初步分析得出了适宜寒冷地区建筑表皮生态性设计的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为后续论文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第三部分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单一表皮和复合表皮等多种材料组合方式的生态运用,并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建造实例,得出了建筑师在建筑表皮设计上的材料选择、设计理念和情感表达。最后以太原南站为具体实例进行进一步研究,指出生态化公共建筑表皮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和材料复合表皮设计在生态节能上的积极作用。在“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的思想引导下,本文力求打开建筑表皮设计的视野和思路,为以后的生态性建筑表皮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