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关。炎症可以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任何阶段,与动脉壁中的脂质聚集密切相关。据我们所知,Lp-PL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因是目前基因研究中全面分析标签SNP,可以准确地捕捉到心脑血管疾病表型的基因多态性变异。Lp-PLA2是近年来冠心病的潜在的治疗目标,AGT(angi otensinogen,AGT)基因M235T变异已在不同种族间证明与冠心病有关。Lp-PLA2基因R92H.V279F.A379V及AGT、基因M235T基因变异是否与湖北汉族冠心病人群有关,然而这4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冠心病其它危险因素之间是否具有协同致病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目的:分析湖北汉族人群Lp-PLA2基因R92H、V279F、A379V多态性位点及AGT基因M235T多态性位点分布特征,及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期探讨冠心病的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研究快速有效的人群基因型检测方法,筛查人群中冠心病的易感基因,检查高危人群的基因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或是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128例,健康对照组106例。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Lp-PLA2基因R92H.V279F.A379V位点及AGT基因M235T位点基因多态性: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SHEsis软件进行单体型分析;了解Lp-PLA22基因R92H、V279F、A379V及AGT基因M235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1)R92H位点检测到GG、AG、AA三种基因型,V279F位点检测到CC、AC两种基因型,A379V位点检测到GG、AG、AA三种基因性。(2)R92H位点、V279F位点基因型构成比例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379V位点基因型构成比例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意义。(3)R92H位点与V279F位点、R92H位点与A379V位点、V279F位点与A379V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R92H位点、V279F位点与A379V位点存在A-A-G、A-C-G、G-A-G、G-C-A及G-C-G5种单体型。A-A-G、G-C-G单体型分布在冠心病和对照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4)V279F位点AC基因型携带者TG水平高于CC基因型携带者,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5)M235T位点检测到CC、CT及TT三种基因型,冠心病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布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6)M235T位点TT基因型携带者TG水平高于CC基因型携带者,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7)基因联合分析比较发现:具有联合Lp-PLA2基因R92H位点、V279F位点及AGT基因M235T位点突变的冠心病发病风险较Lp-PLA2基因、AGT基因单基因发病风险增加。(8)通过对冠心病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DL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是Lp-PLA2基因、A6T基因与环境协同致病。结论:Lp-PLA2基因R92H位点、V279F位点及AGT基因M235T位点变异与湖北汉族冠心病人群相关。同时具有Lp-PLA2基因V279F位点及AGT基因M235T位点变异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高于单基因Lp-PLA2V279F位点及单基因AGTM235T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