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狄亚故事的原型、流变及其美学意蕴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狄亚故事从古希腊神话时开始流传至今,美狄亚的形象在西方文艺史上也摇曳、衍变了三千多个春秋。然而,尽管后世对美狄亚故事不断改写、再现,但对其主题学意义及美学意蕴却缺乏比较全面的阐释。本文对美狄亚故事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的流变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意蕴的承继与衍变,并揭示其主题学意义和审美价值。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第二章在史料梳理的基础之上,考察美狄亚原型的发生、发展,概括出美狄亚在古希腊神话中的出处及其在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悲剧、史诗、颂歌中的传奇演绎,并由此探究美狄亚故事流传的可能性因素。第三章从历时性角度考察美狄亚故事在欧洲文学中的传播,重点选取文艺复兴萌芽时期、古典主义理性时期、“后现代”语境下的代表性文本,清理美狄亚故事发展的脉络,结合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及其所处时代的特征,探究美狄亚形象、身份的演变以及故事主题的变化。在分析美狄亚故事的变体与其故事原型之异同的基础上,阐述美狄亚故事系统在主题和思想上的共性与个性。第四章首先阐述美狄亚形象的象征意义,接着以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执导的《美狄亚》与拉斯·冯·提尔执导的《美狄亚》以及罗锦麟改编的河北梆子《美狄亚》为例,分析美狄亚故事主题的呈现及其跨文化传播,进而总结美狄亚故事的美学意蕴及其主题学意义。
其他文献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生命意志本体论、直观主义认识论和悲观主义人生观.其中"直观高于理性"是其学说之精髓.他的美学思想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命题是审
唐代笔记小说是唐代文学的一支奇葩,它同唐传奇一起与唐代诗歌并称为“一代之奇”.由于其数量大、内容广博、记录随意、可补史缺等特点,使其触角延伸至社会的各个角落,是研究唐
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陆秀夫负宋幼帝赵昺在厓山蹈海而亡,标志了赵宋300年皇脉的断绝,同时也揭开了大批宋文人遗民生涯的序幕."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进退无据
该文采用穷尽考察、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张协状元》中的称代词(人称代词和称谓词)、(句子式)俗语作了静态描写和动态分析.探讨了汉语词汇系统从近代到现代的某些演变规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