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空时编码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要求更高的通信质量和传输速率,这使得人们努力开发更有效的编码、调制和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无线通信的质量和频谱效率。空时编码技术将信道编码技术与天线分集技术相结合,大幅度的增加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为无线传输提供了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并且能够提供远高于传统单天线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解决无线信道的带宽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本论文在对MIMO系统和分集技术的分析基础上,介绍了天线选择算法。重点研究了逐增天线选择算法,该算法是在接收端的天线中,每次选择一根天线加入系统中,从而获得最大的系统容量增益。当需要选取的天线数较多时,计算量仍然比较大。针对它的缺点,本文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天线选择算法。改进算法通过实时更新优化参数,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并通过每步处理矩阵的两行的方法,进一步降低了运算时间,提高了计算速度。本论文还重点研究了准正交空时分组码。详细的分析了几种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结构及特点,并根据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定义以及系统结构,提出了两种新的四天线准正交分组码编码方案,增加了四天线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可用码字。在对几种现有的准正交分组码的译码算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ZF译码算法,实验仿真结果证明ZF译码算法对新的准正交分组码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译码复杂度大大降低,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数字图像在生活和工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与此同时,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进步以及图像编辑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很方便地篡改或伪造数字图像。因此,对数字图像的原始
超宽带通信目前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这种通信技术的发展满足未来理想无线通信的要求,具有发射功率低、传输速率高、系统容量大、处理增益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语音作为声音信息数字化传播和知识积累过程中的主要载体,已逐渐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网络、宽带以及无线
旋转机械作为各种类型机械设备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机械设备,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具有重大意义,是国内外工程技术领域一直非常关注的课题。本文在对旋转机械的振动故障机
随着近几年新兴的数字产品的普及,嵌入式设备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数码相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美妙的欣赏效果倍受市场青睐。但目前的数码相框平台支持媒体播放格式有限、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是下一代网络中用于融合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新的体系,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它提供了基于IP的下一代多媒体业务平台,能够同时支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是由Gallager在1962年首先提出的一种纠错码,当时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经数十年的沉寂,随着计算机能力的增强和相关理论(如图论、BP算法、Turbo码等
目前最有效的教学工具要数互动式的视觉化平台,此类平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着教育领域的发展。除此之外,这一技术的发展将影响到许多现有的领域,例如:电视节目、杂志文章、教学
移动自组织网络(Ad Hoc网络)具有无中心、自组织、可快速展开等特点,这使得它广泛应用于战争,抢险救灾等特殊场合。然而由于移动自组织网络具有动态拓扑结构,带宽有限,节点能
卫星定位系统在军事和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继美国的GPS等卫星定位系统之后,GALILEO系统是欧洲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其首颗卫星GIOVE—A已经在2005年12月28日升空,并且在2006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