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祥是晚清早期清政府中央枢府重臣,作为这一时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文祥自第二次鸦片战争直至1876年去世,参与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其中以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北京谈判和成立总理衙门影响最大。不仅如此,作为这一时期开明地主阶级的代表,文祥并不顽固守旧,而是提倡积极主动的向西方学习,与恭亲王奕?一起成为晚清中央政府的洋务派代表,筹划并参与建立京师同文馆和神机营。文祥的政治生涯较为短暂,从入值军机处(1859年)直至去世(1876)只有短短的十八年,但是就是在这短短的十余年之中,文祥在国力衰微的情况下,努力维护着“中外和局”,是“同治中兴”的创建者和中国近代外交的开拓者。本文除结论外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起源、学界研究现状、论文创新点等问题;第一部分为文祥家庭和所处时代的概述,为之后介绍文祥参与的一系列重大涉外活动和外交思想的形成做一个铺垫;第二章结合时代背景论述了文祥所参与的包括庚申北京议和、总理衙门成立、中德建交等外交活动以及文祥外交思想的内容和成因;第三章笔者集合前两章内容对文祥这晚清重要人物进行一个评价,从内政、外交、洋务运动三个方面进行一个细致的探讨,从而还原一个晚清外交家的多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