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樟科宜昌润楠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下宜昌润楠幼苗的叶绿素、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细胞膜透性变化;SOD、POD、CAT活性变化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宜昌润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含量变化是逐渐降低的,而叶绿素a/b则是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缓慢升高的趋势,其中叶绿素b下降幅度较叶绿素a降幅大。2.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宜昌润楠叶片和根系质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证明低温胁迫造成了膜脂过氧化。3.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在低温处理过程中,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而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而且整个温度胁迫过程中,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根系,说明叶片的耐寒性高于根系。在脯氨酸的变化方面,根系和叶片的变化趋势相同,大体呈现下降趋势。4.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在整个低温胁迫过程中宜昌润楠叶片和根系的CAT活性和SOD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即呈现上升——下降的规律;POD活性变化则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较小。5.叶绿体超微结构:在本试验中,宜昌润楠具有随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加线粒体数量和累积淀粉的能力,这可能暗示了其潜在的抗寒能力。但在-5℃时,淀粉粒减少,细胞结构模糊,说明宜昌润楠已出现明显伤害症状。6.对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宜昌润楠叶片和根系的质膜透性与MDA含量、SOD、POD、CAT均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三种酶活性呈负相关。7.本研究结果表明:宜昌润楠一年生幼苗根系的抗寒性低于叶片,在-5℃的条件下,已经达到根系的半致死温度,此时叶片也已出现明显伤害症状,说明宜昌润楠一年生幼苗在-5℃的环境下不能安全越冬,需要一些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