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家物资储备部门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部门的组织结构和整体布局都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国家物资储备系统的基层单位—国储仓库主要依靠上级行政命令来进行国储物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物资储备部门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部门的组织结构和整体布局都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国家物资储备系统的基层单位—国储仓库主要依靠上级行政命令来进行国储物资的保管、动用和轮换等工作,国储仓库自身缺乏主动性,并且国储仓库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使得国家物资储备系统的网络优势和整体合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物资储备系统面临扩大规模、加快发展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通过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协同环境,实现国家物资储备系统的协同效应,促进国家物资储备事业的发展,成为国家物资储备系统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以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实现协同效应为目标,借鉴和运用协同学及协同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基础理论,通过总结国家物资储备系统的历史沿革和管理特点,分析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协同效应产生的机理,指出目前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协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协同性评价模型并给出算例,并对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协同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从业务、资源、组织、文化和信息等五个方面提出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实现协同效应的途径。文中共有图10幅,表17个,参考文献27篇。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倪昊云,女,汉族,浙江省慈溪市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3--01 小时候看哆啦A梦的时候,常常羡慕它能拥有时光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幻想能回到过去或是知道未来。人们每当在对一件事情做出抉择之后,才会想出成千上万种更优的解法,久而久之就变得战战兢兢,不敢踏出一步。但是这世上,没有时光机,无法改变之前的所作所为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式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由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创作并首次发表于1813年。她针对当时英国社会上伤感、矫揉造作式的爱情小说这一固定模式,大胆创新,构建出一部情节故事巧妙并合理真实的全新作品。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在《傲慢与偏见》一书中,它女性细腻的思维、幽默与反讽的对话、人物内心深处的独白、艺术句式结构等特点,都给小说增添了魅力,造就了这一部不朽的名篇。本文首先介绍小说的大概内容
摘 要:對美国女作家玛丽莲·鲁滨逊的家庭,生活及教育背景,文学成就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主人公杰克·鲍顿自我实现与作家的联系,进一步分析作家笔下的杰克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的真正表征。 关键词:《家园》;玛丽莲·鲁滨逊;杰克;自我实现 作者简介:蔡惠英(1983.9-),女,云南罗平人,曲靖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本文通过对荷马史诗中婚姻与夫妻关系的分析,来了解荷马史诗创作的年代和社会状况。 关键词:荷马史诗;婚姻;夫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3--01 一、引言 相比神话,史诗在精神背景和思维视野方面有着更加广阔的涉猎。它在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寻求了人类自身的历史、命运
基础设施网络包括交通运输、燃气、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他们相互关联并为城市正常运转提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物质保障。伴随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基础设施
针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以及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繁杂等问题,引入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企业信息技术资源运营模式—ASP(应用服务供应)模式,研究基
摘 要:从坎贝尔的英雄模式出发,分析布莱恩·奥尔迪斯的《丛林温室》中格伦的英雄成长。作为《丛林温室》的主人公,格伦经历了启程——启蒙——归来的英雄模式,从鲁莽的个人主义英雄,到磨难中的英雄,成为成熟、有责任的英雄。 关键词:布莱恩·奥尔迪斯;英雄成长;《丛林温室》;英雄模式;责任 作者简介:崔喜凤(1990-),女,汉族,山西朔州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
供应链中的订货问题近来吸引了较多学者的兴趣,通过在供应链的参与者中寻找一种较有效率的合作方式从而使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最大化成了研究者一般都会选择的研究方式。这种合作方式一般都是订货商和供应商就某一决策达成一致意见,比如订货商选择扩大订货量,而供应商则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数量折扣或者提供延期付款。这篇论文将延期支付问题加入了两级供应链的订货问题研究中,建立了基于定时信用支付的供应链成本模型,通
随着知识管理在企业应用的不断推进,企业知识生成所处的重要地位也逐渐显现出来。企业知识生成管理的目的是满足企业生产运营中的知识需求,它是企业知识积累管理、交流管理和应用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使得企业知识生成环节成为了成功施行企业知识管理的“瓶颈”。研究企业知识生成管理体系,是解决企业知识生成问题、提高知识管理整体成功率的关键,其拥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