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方式与施肥对水稻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 48次 | 上传用户:vsrabbith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肥力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施肥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健因子,找到施肥的临界点可为土壤肥力的保持和避免因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为研究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对水稻土土壤质量的影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于2002年以来在四川广汉市西高镇建立了秸秆覆盖还田试验以及在连山镇建立了秸秆翻埋还田试验,并对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下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作物产量进行了研究,为深入认识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对水稻土质量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运用平板菌落计数对不同施肥制度下的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进行了测定,利用化学分析法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进行了分析,并且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子标记技术对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下细菌、真菌、固氮菌、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等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文章结果总结如下:(1)秸秆覆盖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和水稻收获后,与对照只施肥而没有秸秆还田处理(CK)相比,秸秆覆盖还田配施足量氮磷钾肥处理(SCK)能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量氮、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酶活,而显著降低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P≤0.01);同时秸秆覆盖后不施用钾肥的处理(SNP)、低氮肥处理(SNL)以及不施用磷肥的处理(SNK)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和量氮、脲酶、转化酶和磷酸酶酶活均显著低于秸秆覆盖还田配施适量氮磷钾的处理,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显著相反(P≤0.01)。(2)秸秆覆盖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和水稻收获期,0~10cm的土层中,秸秆覆盖还田配施足量氮磷钾肥的处理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单施肥而无秸秆还田的处理、秸秆覆盖还田只配施低氮肥和不施磷肥的处理(P≤0.01),但它与秸秆覆盖还田不配施钾肥的处理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10-20cm的土层中,秸秆覆盖还田配施足量氮磷钾的处理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单施肥无秸秆处理、秸秆还田低氮处理、秸秆还田不施钾肥处理和秸秆还田不施磷肥处理(P≤0.01)。DGGE优势条带测序表明: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的优势菌群包括,β变形菌纲(Beta proteobacteria)的杜擀氏属(Duganella sp.)、α-变形菌纲(Alpha proteobacteri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 sp.)和磁螺菌属(Magnetospirillum sp.)、绿弯菌门(Chloroflexi)、地杆菌属(Geobacter)、绿弯菌门(Chloroflexi)、暖绳菌科(Caldilineaceae)、厌氧绳菌科(Anaerolineaceae)、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对照处理土壤的优势细菌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β变形菌纲(Beta proteobacteria)的杜擀氏属(Duganella)、绿弯菌门(Chloroflexi)、α-变形菌纲(Alpha proteobacteria)的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和磁螺菌属(Magnetospirillum)。(3)秸秆覆盖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秸秆覆盖还田配施足量氮磷钾的处理真菌多样性都明显高于无秸秆覆盖的对照组(P≤0.01)。水稻收获后,在0~10cm土层中,秸秆覆盖还田配施足量氮磷钾肥的处理真菌多样性与无秸秆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10~20cm土层中,秸秆覆盖配施足量氮磷钾肥的处理真菌多样性显著低于无秸秆对照组(P≤0.01)。DGGE条带测序发现,秸秆还田和施肥的优势真菌为,半知菌纲的枝顶孢属(Acremonium sp.)、子囊菌纲的翅孢壳属(Emericellopsis sp.)、半知菌亚门的曲霉属(Aspergillus sp.)、枝孢属(Cladosporium sp.)、红酵母属(Rhodotorula sp.)、侧耳属Pleurotus sp.)、被孢霉属(Mortierella sp.)。而对照土壤的优势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sordariomyceta。表明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改变了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4)秸秆覆盖还田和施肥对固氮基因nifH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表明: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和水稻收获后,0~10cm和10~20cm土层中,秸秆覆盖还田配施足量氮磷钾肥处理固氮基因n归多样性显著高于仅施肥无秸秆覆盖的对照组(P≤0.07)。DGGE条带测序得知,14个条带的近缘种大部分为非培养细菌nifH基因片段,主要优势菌群其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p-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秸秆还田和施肥的土壤优势固氮微生物为,非培养伯克氏菌属、假食酸菌属(Pseudacidovorax sp.)、 Azospira属、Ideonella属。而对照土壤优势菌为假食酸菌属(Pseudacidovorax sp.)、 Azospira属以及未确定归属的固氮细菌。(5)秸秆覆盖还田和施肥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显示,在水稻幼穗分化期,0~10cm土层中,秸秆覆盖还田后施用足量氮磷钾肥处理的氨氧化细菌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对照处理以及秸秆还田后低氮肥、无钾肥的处理(P≤0.01),但它与秸秆覆盖还田后不施钾肥的处理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10~20cm土层中,秸秆覆盖还田配施足量氮磷钾肥处理的氨氧化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单施肥而没有秸秆覆盖的对照组(P≤0.01)。水稻收获后,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秸秆覆盖还田配施足量氮磷钾肥的处理氨氧化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的处理(P≤0.01)。从DGGE条带测序分析得出,所有的优势氨氧化细菌的系统发育都比较单一。秸秆覆盖还田和施肥处理与对照土壤的优势氨氧化细菌均为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的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6)秸秆覆盖还田和施肥对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秸秆覆盖配施足量氮磷钾肥处理氨氧化古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单施肥无秸秆覆盖还田处理(P≤0.01)。水稻收获之后,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秸秆覆盖配施足量氮磷钾处理多样性显著高于处理单施肥无秸秆覆盖还田的处理(P,≤0.01),但它与秸秆覆盖后施用低氮肥、不施磷肥和不施钾肥的处理没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氨氧化古菌优势条带测序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和对照土壤得到的全部氨氧化古菌均归属于非培养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7)秸秆翻埋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研究表明: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和水稻收获后,与对照无肥处理(CK)相比,施用氮磷钾肥处理(NPK)和秸秆翻埋配施适量氮磷钾处理(SNPK)都能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量氮(P≤0.01)。同时秸秆翻埋还田和施肥可以明显增加土壤中脲酶、转化酶、磷酸酶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P≤0.01)。(8)秸秆翻埋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表明:在水稻幼穗分化期,0~10cm和10~20cm土层中,不施肥处理(CK)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单施氮磷钾肥处理(NPK)。施用氮磷钾肥的处理氨氧化细菌多样性显著低于秸秆翻埋配施适量氮磷钾肥的处理(SNPK)。在水稻收获后,0~10crm和10~20cm土层中,无肥处理氨氧化细菌多样性显著低于单施氮磷钾肥的处理。单施氮磷钾肥处理多样性与秸秆翻埋后配施氮磷钾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从DGGE条带测序分析得出,秸秆翻埋还田与对照土壤所有优势条带没有区别,均为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的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9)秸秆翻埋还田和施肥对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和水稻收获后,0~10cm和10~20cm土层中,不施肥处理(CK)氨氧化古菌多样性最低。秸秆翻埋还田配施氮磷钾的处理多样性显著高于单施氮磷钾肥料的处理。对系统进化树研究发现,所测序列相近菌株的来源分成水和土壤两大部分,其中相似菌株有来自高原、湿地、耕作土壤、保护性耕地以及湖水沉积物等。氨氧化古菌的序列结果分析表明,秸秆翻埋的处理与CK氨氧化古菌优势菌群并无明显区别,得到的全部氨氧化古菌均属于非培养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的古菌。综上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施肥能显著增加水稻土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和量氮及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丰富水稻土土壤细菌、真菌、固氮菌、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有利于土壤中物质的转化和肥力形成,为水稻土秸秆还田这一保护性耕作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了关键期,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语文,唯有以生为本,加强教学设计研究,即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为心肌缺血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患者死亡或心力衰竭发生率非常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溶栓或早期用经皮冠状动脉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对我国养猪业损害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每年因各种疫病而死亡的猪数占总养猪数的比例大致为8%~10%,在这所有这些死亡的猪中,由于感染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全面推进,各高校纷纷建立了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PMIS),用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取代传统手工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农业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力军,内部会计制度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农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新时期党的五大建设之一。十八大进一步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
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此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乡镇领导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作风问题直接关系着
黑山共和国的独立使科索沃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塞尔维亚声称不放弃对科索沃的主权,国际上也有反对科索沃独立的声音,但舆论普遍认为未来一年内科索沃实现独
我国是柑橘原产地之一,柑橘产业正成为增加柑橘生产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重庆是我国唯一的柑橘非疫区和农业部《中国柑橘优势区域规划2008--2015》“长江中下游柑橘优势产
西南玉米带是我国三大玉米种植带之一,但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劳动力缺乏,所以农业轻简化包括玉米轻简化栽培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近年能缓释控释的新型肥料大量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