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d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有三个重要节点需要跨越,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信息不再被区隔;二是解决物体不联接问题,实现物体和人的协同互动;三是解决价值实现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个人或组织创造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记载并随时完成。这三个节点的跨越的根本问题是通过信息畅达,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全效问题,也就是解决持续变革中传媒的效能发挥和传媒经济实现问题。本文作者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传媒持续变革的思考,对传统媒介变革,新的传媒属性、形态、效能的思考,始于2010年前后;对传媒变革引发的传媒经济范畴和实现机制改变等问题的研究,始于2014年提出“传媒要素”概念[1]。研究至今,在成果有所积累、思路日渐清晰的基础上,希望能借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对此研究进行系统阐释,以期得到各位专家教授和同行学者的教诲与指正,以继续明确方向,深入探索。当云技术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移动终端技术让我们使用网络无比便捷,大数据帮助我们可以精准确定信息来源端和发送端,社交媒体实现信息的轻松交互,5G技术实现数据大容量快速传输,以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人机协同,信息传播主体平台便从广播电视网转移到了互联网,且广电网与互联网的内容传输功能日渐相融,传播形态不断裂变和衍生,单纯的数字信息与传媒内容信息实现了互融和共享,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能的实现开始依赖于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于是,传统媒介的单一传播功能日趋复杂化,并迎合于市场需求发生质变,成为一种作用于诸多领域和环节的“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实现环节,积极作用于信息的传输、要素的融通和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为方便表述,基于介质功能的传播技术、平台和机构、组织,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传统的,定位于媒介的产业和经济实现及其描述,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经济”。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和传播新生态的媒介、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运转机制和效能等,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传媒”;通过信息精准畅达传输,从而实现对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全效的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不断创新的传媒作用,被定义为“传媒要素”功能(作用);基于“传媒要素”作用的经济实现和状态描述,被定义为“传媒经济”。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文字和纸张介质传播、近百年的广播及电视介质传播后,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传媒如何最终从“介质”脱胎为“要素”,如何通过要素功能驱动传媒经济挣脱媒介产业樊篱,渗透至全产业完成经济实现,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通过对传统的“媒介”与当今“传媒”属性异同的对比论证,阐明在驱动机制层面,“传媒要素”如何通过资源要素配置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创新,使传媒经济在不同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多种经济形态中有效实现。鉴于传媒由媒介变革为要素和从媒介经济发展至传媒经济是全新事物和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介质传媒”(媒介)蜕变为“要素传媒”,并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之一。传媒通过“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式,驱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趋于全效,促进市场实现模式持续创新。本研究的结论之二是由于传媒属性使然,在固有的传播效能发挥和作为要素的传媒在被配置过程中,传媒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精准畅达驱使市场资源要素配置驱于全效的同时,实现着不同资源要素的相融和互通;传媒创新要素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再到系统的创新裂变效能,驱动着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相融和互通。本研究的结论之三,是传媒要素已经从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实现等机制层面,浸入并影响各行业产业,使传媒经济实现在各行业产业经济实现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作用日趋重要。传媒生产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信息流的丰富、精准、畅达而在市场实现中对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传媒创新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其固有特性催化和驱动创新从点到面到体至系统的演化和繁殖,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实现效能。传媒作为要素实现着不同行业和产业的相融互通,既从解决经济稀缺问题的角度突破了即有的传媒(媒介)经济概念,也把传媒经济从研究单一媒介领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传媒经济从内涵至外延实现了全新发展。[1]本研究中传媒要素概念的提出与论证、传媒要素驱动机制、基于传媒要素理论的传媒经济定义和传媒经济的“媒介+要素”二层次说等,皆为全新见解,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创造性成果为传媒要素理论和新传媒经济观点,包括基于媒介概念创新的传媒要素概念、基于市场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理论创新的传媒要素作用,和针对传统的、囿于媒介行业产业本身的传媒经济变革研究,以及实现创新和突破的传媒新经济理论等。
其他文献
落新妇苷(Astilbin,AST)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植物和食品中的黄酮成分,具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保健功能,如选择性免疫功能、抗氧化、调节脂肪及胆固醇代谢、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等。但是由于AST存在水溶性低、稳定性差、在体内吸收差等缺陷,其应用大大受限。利用纳米载体负载AST有助于克服以上缺点,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玉米醇溶蛋白(Zein)是玉米中的主要贮存蛋白质,含有超过50%的疏水性氨基酸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虽然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并未对朗读教学做出具体的指导策略。传统的朗读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课本-学生的模式,且教师长久依赖经验而非数据支持。长此以往,学生朗读兴趣无法得到提升,且得不到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的建议指导。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也应当随之提高。考虑到朗读与语音
雷圭元是我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家、教育家,他对图案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早期装饰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影响深远。本文从雷圭元的经历入手,对雷圭元前后期装饰画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出从前期汲取外来文化到后期回归本民族的原因,并总结出了雷圭元艺术创作的精髓:民族性艺术思想。回顾十九世纪早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清朝大门被迫打开,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国内出现了盲目模仿的现象。身处这个环境当中的雷圭元对此情
镉对水稻的影响是一个日益受到全球关注的问题。虽然在水稻中已经鉴定出许多与水稻Cd转运、累积和耐受性相关的基因,但蛋白质磷酸化对Cd解毒和耐受的贡献(如果有的话)仍然是不
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
迈入21世纪,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方向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对丰富和
设B为一个非空集合.其上定义了两种运算“+”与“(?)”.若(B,+)是交换群,(B,o)是群且对于任意的a,b,c∈B,都有(a+b)(?)c=a(?)c+b(?)c-c,则称B关于“+”与“(?)”为一个右brac
本文基于机会公平理论,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目前中国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即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
随着国际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往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军事权力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体都更倾向于通过对话、谈判等方式来表达自身立场、维护国家利益,争夺
平阳之名古已有之,是传说中帝尧建都之地。此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平阳府具有突出的地理位置优势,这也造成了蒙、金对此地的长期争夺。双方于此地大战近二十年,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沉重苦难。入蒙后,平阳府下辖六个属县。期间县名虽有变更,但管辖范围并无实际变化。在管理上,蒙元政府一方面沿袭草原旧俗,将平阳府分封给术赤后王,一方面建立各级行政管理制度。其中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