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跟中底硬度及穿着时间对篮球鞋缓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机械测试、生物力学测试与主观舒适度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测量不同穿着时间后不同后跟中底硬度篮球鞋机械缓冲性能及穿着测试鞋进行接球上篮、垂直着地动作时人体动力学、运动学及主观舒适度指标,研究和探讨穿着时间及后跟中底硬度对篮球鞋缓冲性能的影响。其结果可为篮球鞋的设计制造及消费者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5名男性篮球专项运动员(年龄:20.9±1.2岁,身高:178±3.0厘米,体重:73.4±7.6公斤),3双不同后跟中底硬度(高硬度、中硬度、低硬度)篮球鞋。应用红外高速运动捕捉测试系统(VICON-T020 Motion Systems,200Hz)及三维测力台(AMTI-BP6009, 1000Hz)同步采集受试者在测试鞋穿着0、18、36、54及72小时后接球上篮及垂直着地时下肢动力学及运动学参数,并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 150mm)进行主观舒适度评价,同时应用冲击测试仪测量中底材料的缓冲性能。测试鞋的穿着过程由3名年龄、身高、体重、鞋码及场上位置均相似的受试者完成,每双测试鞋在每个测试阶段均随机分配给受试者。应用重复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确定鞋后跟中底硬度及穿着时间(3种硬度*5个时间点)对所有测试指标的影响。后继检验采用LSD法,规定一类错误的概率小于0.05时数据有显著性意义。研究结果:在机械测试及接球上篮测试中,后跟中底硬度及穿着时间对峰值冲击力、能量回弹及垂直第一峰值力最大加载率存在交互影响。接球上篮测试中,后跟中底高硬度鞋垂直第一峰值力及第一峰值力平均加载率大于低硬度与中硬度鞋(p<0.05),垂直第一峰值力随穿着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大。垂直着地测试中,后跟中底高硬度鞋垂直第二峰值力、第二峰值力平均、最大加载率大于低硬度与中硬度鞋(p<0.05)。穿着中硬度鞋踝关节外翻峰值角速度小于高硬度鞋(p<0.05)。同样,垂直第一、二峰值力,达到第一、二峰值力最大加载率均随穿着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大。穿着36小时后,踝关节内翻峰值力矩及外翻峰值角速度大于穿着0小时后(p<0.05)。主观舒适度测试中,垂直着地时低硬度鞋后掌缓冲及整体舒适度评价好于高硬度与中硬度鞋(p<0.05)。穿着36小时后受试者主观舒适度评价高于穿着0小时及穿着72小时后(p<0.05)研究结论:1.低硬度与中硬度鞋缓冲性能好于高硬度鞋。2.穿着18小时后中底缓冲性能开始下降,并随穿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3.低硬度鞋中底缓冲耐久性差于中硬度与高硬度鞋。4.后跟中底硬度与穿着时间对篮球鞋缓冲减震性能存在交互影响。5.中底缓冲性能的下降影响进行篮球基本动作时踝关节的稳定性。6.评价后跟中底缓冲性能的机械测试、生物力学测试和主观舒适度评价的结论不同。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马克维茨所建立的均值-方差方法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2000年以前,学者主要处理的是单期情形下的证券投资选择问题,在多期投资和连续期限投资时,均值-方差问题演变为时
<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尤其是语文教学,传统的"填鸭式"教
目的观察龙虎人丹(LHRD)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龙虎人丹给药组(100 mg/kg)和盐酸二甲双胍组(Metformin,200 mg/
目的:通过建立湖南省骨盆创伤数据库,开展前瞻性的骨盆创伤登记工作。研究骨盆创伤患者院前和院内救治现状,分析骨盆环骨折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湖南省骨盆创伤患者的流
会话修正这一术语被广泛用来蕴涵会话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口误、话语内容上的错误、说话人使用词语的错误、听话人没有听清、误解等。由于在会话交际中,总是要出现这样或那
光固化3D打印具有能耗小、成本低、精度高、表面光滑以及可重复性好,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制造、珠宝设计和医疗等领域。通过30年的发展,光固化3D打印已经
随着功能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法的兴起,语义范畴的研究受到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处所范畴也在诸多范畴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于客观事物自身的存在都有一定空间位置,事件
语义指向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本文在考察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状语语义指向的情况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从语义指向的提出、定义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前人对语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文学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国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在俄的译介和传播独具特点。本论文首
作为日常话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反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反语开始成为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哲学家们的研究对象。国内一些学者是大多从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