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大多数企业都将利润最大化进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其奋斗目标。受此目标的影响,一些企业盲目扩大生产,片面追求短期利润,忽视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毒豆芽、染色馒头、速冻水饺细菌超标、铅中毒等违规事件的发生,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同时,我国政府及相关组织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然而,大部分企业仍缺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还不明确有关,片面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是对财务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与此同时,选择740家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样本公司2010-2013年的相关数据,结合“卡罗尔模型”中对利益相关者权重的设置,设计并度量企业综合社会责任评价指数,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模型,运用SPSS17.0对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进一步通过替换财务绩效衡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以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体表现为:(1)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当期的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财务绩效影响的滞后性不显著;(2)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显著正相关,且财务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性(滞后期两年内显著),而这种滞后性的影响,随着滞后期的增加逐渐减弱。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分别从企业和政府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旨在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