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共的干部制度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TACRU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共的干部制度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产物。我们通过对苏共干部制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了解到其在苏共败亡中所起的作用,进而通过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而获得启示。因此,我们对苏共的干部制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苏共干部制度的发展演变是一脉相承的,它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一个从形成、发展、巩固、僵化直至灭亡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苏共的干部制度正式确立,此后在其存在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其根本性的内容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在苏共干部制度的诸多具体内容中,干部的任免制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还包括干部的培训进修制度、福利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等方面,它们共同构筑了苏共干部制度的基本框架。苏共的干部制度在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它是苏维埃政权巩固的组织基础,是党的政治领导顺利推行的组织保障,同时也是党实现对经济和社会有效控制的制度保障。另一个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苏共的干部制度所带来弊端。以干部任命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干部制度使得苏共与群众相脱离,与民主背道而驰。再加上干部的腐化和特权现象愈演愈烈以及干部制度僵化问题的突出,苏联共产党逐步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执政能力被严重削弱。通过对苏共干部制度的研究,无产阶级政党应积极地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获得启示。首先要坚持党管干部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其次要加强干部的民主选举制度建设;最后,要完善干部的监督考核机制。总而言之,在干部制度方面,无产阶级政党应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民主,努力实现干部制度的正常化、民主化与法制化!
其他文献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维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对于维护政治统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经历了以纯粹理论教学
由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诸侯兼并频繁。为此,墨子提出了尚同、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
现代政治认同作为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后现代性的出现成为影响现代政治认同的消极因素。探究后现代性如何削减现代政治
“台独”分裂活动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重大障碍,也是中国所处周边国际环境中的重大不确定因素,威胁中国的发展。  新世纪以来,尤其在2000年至2008年期间,民进党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