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对人星形胶质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相关研究表明氯胺酮在快速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还伴随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葡萄糖代谢增加。然而氯胺酮通过什么途径增加大脑葡萄糖代谢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氯胺酮对人星形胶质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培养的正常人星形胶质细胞株(HA1800)作为研究对象:(1)氯胺酮处理后对HA1800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用50μmol/L氯胺酮分别处理细胞0、0.5、3、6、12、24h和用0、10、25、50、100、200μmol/L的氯胺酮分别处理细胞6h,作用结束后加入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2-NBDG)检测细胞葡萄糖吸收;(2)不同浓度氯胺酮对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s,GLUTs)及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用0、10、25、50、100μmol/L氯胺酮分别处理细胞6h,作用结束后用Western blot检测GLUTs、ERK1/2、AKT、AMPK信号分子的表达;(3)氯胺酮对细胞内P-ERK1/2定位的影响:用0μmol/L、50μmol/L氯胺酮处理细胞6h后,免疫荧光观察P-ERK1/2细胞内分布;(4)用FR180204抑制ERK1/2活性同时,检测氯胺酮对细胞葡萄糖吸收、GLUT3及ERK1/2表达的影响:分别用0μmol/L氯胺酮、50μmol/L氯胺酮、10μmol/LFR180204+50μmol/L氯胺酮、10μmol/LFR180204处理细胞6h后,检测细胞葡萄糖吸收、GLUT3和ERK1/2表达;(5)氯胺酮对细胞乳酸含量的影响:分别用0μmol/L氯胺酮、50μmol/L氯胺酮、10μmol/LFR180204+50μmol/L氯胺酮、10μmol/LFR180204处理细胞6h后,用乳酸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乳酸含量。结果:(1)与对照(0h)比较,50μmol/L氯胺酮作用6h时明显增加了HA1800细胞的葡萄糖吸收(P6h=0.018);与对照(0μmol/L)比较,25、50、100μmol/L氯胺酮处理6h后,HA1800细胞葡萄糖吸收明显增加(P25μmol/L=0.0033,P50μmol/L=0.0001,P100μmol/L=0.0074);(2)与对照(0μmol/L)比较,50μmol/L氯胺酮作用6h后明显增加GLUT3(P50μmol/L=0.014)以及P-ERK1/2(P50μmol/L=0.0069)蛋白表达;(3)与对照(0μmol/L)比较,免疫荧光检测显示50μmol/L氯胺酮可致P-ERK1/2从细胞质向细胞核明显聚集;(4)与50μmol/L氯胺酮组比较,FR180204+50μmol/L氯胺酮组明显减少了细胞葡萄糖吸收(Pketamine+FR180204=0.0379)、GLUT3(Pketamine+FR180204=0.0118)和P-ERK1/2(Pketamine+FR180204=0.0042)的表达;(5)与对照(0μmol/L)比较,50μmol/L氯胺酮可明显增加培养液中乳酸含量(Pketamine=0.0315);与50μmol/L氯胺酮组比较,FR180204+50μmol/L氯胺酮组培养液中乳酸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ketamine+FR180204=0.6867)。结论:氯胺酮可通过ERK1/2信号通路增加人星形胶质细胞葡萄糖吸收和GLUT3表达,氯胺酮还可促进细胞产生乳酸。
其他文献
共同犯罪是刑法学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当前刑法理论及实践之中亟待完善的部分。《大明律》作为我国古代最为成熟的法典,其在共同犯罪领域取得的法律成就对于今天的法学理论来说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将《大明律》作为对象,又以明代诸家律著为线索,在当代法律的视角下,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大明律》之共同犯罪展开研究。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论外,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大明律》之
本文结合传统的企业研发决策理论,引入研发投资的外部效应,讨论了研发投资的不可撤回性、技术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资决策、政府研发投资补贴政策和对撤资行为的税收政策的影
产业需求始终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原动力。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以国家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实践培养模式为目标,探讨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根据共轭函数和DC规划的性质,给出一类特殊DC规划的共轭对偶并讨论其对偶规划的特殊性质,然后利用该性质,把对这类特殊DC规划的求解转化为对一个凸规划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