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盐人工湿地植物的筛选对北方滨海湿地及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互花米草具有耐盐范围广、繁殖快、生物量大、适应性强等特性,自引入我国北方沿海滩涂以来,在保滩促淤、滩涂绿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针对互花米草对水质净化效果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等特性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将其应用于高盐人工湿地后生长特性的相关研究还较缺乏。 本文通过对互花米草株高、株重、叶长、叶宽、根长等的形态指标、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植株耐盐特性等方面的观测研究了互花米草在高盐人工湿地环境下的生长特性,主要结论如下: 1、互花米草对盐胁迫的耐受范围较广,互花米草在盐浓度分别为2‰、6‰、10‰、15‰、20‰、25‰时都能正常生长,株高、株重均有增加。互花米草的最适生长盐度为6‰-10‰。 2、在砾石填料中,互花米草具有较强的水深适应性,不同的水位下互花米草均保持一定长势和生物量的增加。随着水位的降低,互花米草单株株高、生物量积累呈下降趋势,处于高水位下的株高、株重、叶长、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表明砾石填料下淹没株高6cm水位是互花米草比较适宜生长的水位。水位变化影响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分配,较低水位下有利于刺激根系向吏深处生长。 3、在砾石填料中,互花米草在进水盐度为20‰的高盐人工湿地中长势仍然良好,地上分配量较高。地下部分主要为横向的根状茎和须根,主要分布在0-20cm砾石层内,最长根茎长可达到27cm,与芦苇相比,具备作为优选耐高盐人工湿地植物的潜力。 综上所述,互花米草植物能适应高盐人工湿地的生长环境,可以作为北方滨海湿地及处理高含盐污水人工湿地的主要备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