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引入高盐人工湿地的生长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盐人工湿地植物的筛选对北方滨海湿地及处理含盐污水的人工湿地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互花米草具有耐盐范围广、繁殖快、生物量大、适应性强等特性,自引入我国北方沿海滩涂以来,在保滩促淤、滩涂绿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针对互花米草对水质净化效果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等特性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将其应用于高盐人工湿地后生长特性的相关研究还较缺乏。  本文通过对互花米草株高、株重、叶长、叶宽、根长等的形态指标、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植株耐盐特性等方面的观测研究了互花米草在高盐人工湿地环境下的生长特性,主要结论如下:  1、互花米草对盐胁迫的耐受范围较广,互花米草在盐浓度分别为2‰、6‰、10‰、15‰、20‰、25‰时都能正常生长,株高、株重均有增加。互花米草的最适生长盐度为6‰-10‰。  2、在砾石填料中,互花米草具有较强的水深适应性,不同的水位下互花米草均保持一定长势和生物量的增加。随着水位的降低,互花米草单株株高、生物量积累呈下降趋势,处于高水位下的株高、株重、叶长、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表明砾石填料下淹没株高6cm水位是互花米草比较适宜生长的水位。水位变化影响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分配,较低水位下有利于刺激根系向吏深处生长。  3、在砾石填料中,互花米草在进水盐度为20‰的高盐人工湿地中长势仍然良好,地上分配量较高。地下部分主要为横向的根状茎和须根,主要分布在0-20cm砾石层内,最长根茎长可达到27cm,与芦苇相比,具备作为优选耐高盐人工湿地植物的潜力。  综上所述,互花米草植物能适应高盐人工湿地的生长环境,可以作为北方滨海湿地及处理高含盐污水人工湿地的主要备选植物。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保护和环境意识的日益加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中的颗粒物,尤其是PM2.5,特别关心其对环境的危害性和对人体的致病性。加强对空气颗粒物特性和相应的自由基活性研究已成
本文以某工业场地土壤环境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调查、文件收集、以及相关人员访问等前期收集的资料,分析场地污染源的来源、污染程度和关注污染物,设置了17个采样点并分表层、中层和深层进行采样分析,共有51个样品。测定土壤中重金属Pb、Hg、Cr、Cu、Ni、Zn、类金属As以及挥发性有机物苯和CCl_4,利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分析工业场地污染情况,研究各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全面、系统地对场地土壤进行健康风险
从防洪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防洪工程防洪堤设计气象、水文,防洪设计,防洪堤堤基高程的确定等。通过塔什米里克防洪工程的实施,基本保证该河段及下游居民、耕地及基础设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散热问题成为制约许多行业发展的瓶颈。例如,随着电子设备元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有效的传导出去
取向硅钢磁性能的优劣取决于Goss织构的取向度和强度。Goss晶粒在二次再结晶时能够异常长大主要是由于第二相粒子对晶界的钉扎阻碍正常晶粒长大,然而第二相粒子对晶界的作用
光给植物生长提供了能量,因此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环境因子。但过多的光也给植物体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当捕光天线吸收的光能超过植物细胞的能量利用时,过多的光量会产生活性氧,攻击光合机构,从而导致光抑制。植物体在适应高光等环境胁迫的过程中,发展出了多种抵抗环境胁迫的策略,来维持能量供应和消耗的动态平衡,从而减缓光合机构的损害。其中,围绕光系统I的环式电子传递(CET)可通过增加类囊体膜两侧的质子梯度(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