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钯催化的氧杂蒽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4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含吡喃环的有机物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如降血糖、抗过敏、抗发育不良、抗菌、抗癌,并用于治疗过敏性气管炎等。氧杂蒽类衍生物含有吡喃环结构,是许多天然产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同时也是合成许多复杂有机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   氧杂蒽类衍生物的合成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传统的合成方法是通过醛与含活泼亚甲基的羰基化合物在酸或碱催化下反应得到。近年来,很多文献也报道了通过芳香醛和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生成氧杂蒽二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较传统方法已有很大改变,但还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反应时间长,反应温度高,催化剂制备复杂,后处理复杂等,因此仍有必要继续寻求简便、有效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钯催化反应是一类应用于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形成的重要反应。该类型反应具有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产率及选择性高、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且二价钯有很强的亲电性,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且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成为现代有机合成必不可少的合成方法。在研究中我们发现PdCl2是很有效的催化剂,通过Knoevenagel缩合、Michael加成和环缩合反应,能得到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我们以氯化钯作为催化剂,对氧杂蒽类衍生物的合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一、探讨以芳香醛类化合物与1,3-环己二酮(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为原料,在PdCl2催化下,控制温度在80℃回流反应合成氧杂蒽二酮类化合物(3)的反应。   二、探讨以芳香醛类化合物与1,3-环己二酮为原料,在PdCl2、硫脲的催化下,控制温度在80℃回流反应合成1H氧杂蒽类化合物(5)的反应。   三、探讨以芳香醛类化合物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为原料,在PdCl2、硫脲的催化下,控制温度在20℃回流反应合成四酮类化合物(4)的反应。   实验过程中水杨醛类化合物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四、探讨以水杨醛类化合物与1,3-环己二酮(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为原料,在PdCl2的催化下,控制温度在80℃回流反应合成一氧代四氢化氧杂蒽类化合物(6)的反应。   五、探讨以水杨醛类化合物与1,3-环己二酮为原料,在PdCl2、硫脲的催化下,控制温度在120℃回流反应合成含氧氧杂蒽类化合物(7)的反应。   另外我们以水杨醛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为原料,在PdCl2、硫脲的催化下,控制温度在120℃回流反应合成一种特殊产物(8)。   我们共合成了57个化合物,其中有25个新化合物。同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冶金、电镀、制革、采矿、染料等行业每年都需要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由于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土壤、水、空气,尤其是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对
学位
多金属氧酸盐(POM)作为一类特殊的无机化合物,因其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样的拓扑结构,并在催化、医药以及光、电、磁等方面均展现出优异的性能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学位
设计与合成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并研究它们的独特性质和功能,近年来已成为配位化学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以唑类为端基的配体由于其配位模式的多样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阴、阳离子在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以及医药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快速、高效的检测也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由于点击反应生成的三唑化合物由于环上5位C-H对阴离子氢键作用及3位N原子对金属离子配位作用成为阴、阳离子的优良受体.因此,三唑常被应用于传感分子的设计、合成中,同时鉴于大环受体优良的尺寸匹配效应,相比于非环受体常有好的离子识别灵敏性与选择性.所以本论文通过点击反应合成出了系列大环
本文选择了一种芳香类的季铵盐型两性硫酚配体TabHPF6(Tab=4-(trimethylammonio)benzenethiolate)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合成含此类两性硫酚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并探讨其物理和化学
学位
利塞膦酸钠作为我国目前正在研究上市的药物,在质量控制方面,尚有工作需要完善,本论文结合某企业的实际研究需要,建立了用于利塞膦酸钠有关物质研究的反相离子对HPLC法,通过对利塞膦酸钠原料药和对照品中有关物质的检查和含量测定,主要有关物质均为主成分的0.14%左右,超过了0.1%的限量,须对该有关物质进行确认。本文结合利塞膦酸钠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对其主要有关物质进行分析确认:(1)通过液相色谱制备条件
双氮杂环配体和双咪唑盐化合物能与过渡金属离子以多种模式配位,生成具有新颖结构的金属大环络合物或穴状络合物,这些金属络合物在主-客体化学、催化化学、材料化学和生物化
学位